殿、武英殿及文楼、武楼办公的官员们,注意到御驾到了午门。

  皇帝登上了英杰殿。

  大察在前,如今皇帝到了英杰殿上,对着那些名臣画像会想什么?

  是要感慨这一届是最烂的一届吗?

  英杰殿内,朱厚熜面前,从大明开国的文武重臣,一直到最近被供奉到这里的张孚敬,都在画像上平静地看着他。

  他们的视线并非落在朱厚熜身上,而只是或温和、或严肃,没有焦点地盯在某处。

  当年徐达常遇春他们或者是为了追随朱元璋救汉民于水火,于谦或者是为了挽大厦之将倾,张孚敬或者是为了中兴大明。

  一代代的名臣,都簇拥着一代代的皇帝。

  最终的目标,也不过就是如今这样:国泰民安、万国来朝。

  再深入下去,百姓应该过着什么标准的生活?臣服的外族是不是真的不生一点乱子了?

  家人们,那可就太难了。

  正如一朝臣子千千万,能到这里的屈指可数。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皇帝何必带头开卷?

  带队伍的朱厚熜已经断断续续思考了二十多年,却始终不能在这些问题上有所突破。

  不然为什么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呢?

  朱厚熜在英杰殿里停留了近一个小时,既是走动一下散散心,也是从严嵩的反应里继续思考到现在。

  帝王的存在,极大影响了国家的上限和下限。

  到了自己这下半生,朱厚熜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了:让大明上下笃信一些观念,让大明君臣始终有一个清晰目标。

  提出这些,说服他们,殊不容易。

  “宣路易斯。”

  朱厚熜缓步走下午门,开口吩咐。

  试着和思想完全不同的西方人聊一聊吧,有交流有比较,或许就有启发。

  ……

  路易斯已经到北京近半个月了,时间已到盛夏,他穿着大明士绅也喜爱的那种飘逸道袍。

  只是个款,只是个感觉。

  在这十多天里,路易斯常常观察东方帝国都城里的那些体面人。

  他们穿着这种飘逸的服装,身体里的气势自然有一种自信和镇定,同时还表现得对一些世俗的欲望有种超脱感。

  所谓羽化的仙人,不就是那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