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刚刚送抵这里的一个奏报让他勃然大怒。

  “郑晓,你在大同做过督屯郎中,你去查查实情!”

  杨博担忧地看着皇帝,张璧沉默不语。

  陈九畴留在开平主持后续,本来他对这种事是更有经验的。

  事情很简单,就报来被安排在归化、卓资、官山一带筑城的鄂尔多斯部俘虏又作乱,大同留守将卒平叛之下,斩首一千三百多级,作为功劳报了上来。

  要知道,套虏是已经被打散了、解除了武器的。没有马匹弓箭刀枪,吃的口粮都需要边军来分派。他们有没有作乱,为什么作乱,都不算很重要。

  皇帝发怒的原因,是斩首如此之多还来请功。

  大胜之后,下一步的事就是叙功了。

  而大明的军功,到如今仍旧沿用着成化年间的惯例。它大体有两条线,一条是战场表现,一条是首级。

  战场表现中,分为奇功、头功、此功。

  奇功是做出了决定战斗胜负的表现,例如斩将夺旗、围城首登、力破敌阵等等。

  头功的评判标准是“当先”。悍不畏死,敢于冲锋陷阵的,那可评头功。而只服从号令没犯错、有苦劳的,可以评次功。

  这条线的评定,有时候缺乏客观标准,于是又有了首级评功。

  并且现在,不同敌人的首级功劳大小还有区别。北虏首级功劳最大,其他蛮夷次之,国内叛贼更次之。一般而言,妇孺首级也比不过青壮首级。

  叙功之后的勘验是一个漫长过程,首级功评定好之后,既决定赏银,又决定升迁。

  多少年来,滥报抢功、作弊买功甚至杀良冒功,那都不少见。

  朱厚熜大怒的原因,就在于这很可能是一次为了首级功劳而刻意引起的屠杀。反正有作乱的理由,而且是北虏。

  这不仅让朝廷随后叙功犒赏的开支会加大不少,更不利于大明对河套、宣宁边区的后续经营。

  有一就有二,要是觉得在这场战争中没捞到足够功劳的其他将卒有样学样呢?

  张璧是此刻行驾中品级最高的文臣,他还是站了出来开口道:“陛下息怒,眼下还未下旨册封衮必里克,朝廷对降虏处置方略未定,有人作乱,将卒处置了,对其他降卒也是震慑。只是需传旨边区,晓以大义,不可再有过于苛待降虏之事。宣宁边区总督之选,也要尽快定下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