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朕却仍旧要助其复国,正是为了在西南不断强调大明作为宗主国的权力与义务。”朱厚熜看向夏言,“公瑾,八百大甸之事,你意下如何?”

  “臣以为,纳了其王妹,宣交使仍如定例,就够了。”

  夏言嘿嘿笑了笑:“有王妹在京侍奉陛下,又有宣交使承认披耶格色他腊为八百大甸之主,这又岂是三百精兵能比?便是其祖母不在了,那披耶格色他腊仍旧压不住区区权臣,无非今年之事再来一遍罢了。有了立功土司可得其地的先例,下次再有事,便无需王师出手了,想必东吁、车里、老挝都很乐意出兵。”

  “至于其与阿瑜陀耶之争,守土本就是其责。大明出兵是不行的,边市既开,若价钱合适,换装下来的一些刀枪战甲,倒是能卖给他们。”

  这话杨慎爱听:“火器不可卖!铁器不可贱卖!”

  费宏看着脸上含笑的皇帝和同样点着头的严嵩,只感觉大明君臣日益锱铢必较,再无昔年听到什么称臣献女和亲便飘飘然、为了一些脸面就一定要做赔本买卖的“上国威仪”。

  “这么处置就甚为妥当了,既是要拿朕的名头去压族内权臣、外族世仇,他们得多准备点嫁妆。”皇帝居然还这么说,“先议其他事,这孟密府知府等官、两处边市提举、诸司宣交使人选,因涉边务,就由你们先推举一些人,再交吏部主持铨选。”

  ……

  京城里,莫登庸派来的使者阮文泰已经在大明呆了快一年了。

  一开始,他还能经常看到刘龙。

  但是现在,他日常最多只能见到大明礼部一个正六品主事了。

  对于阮文泰,大明并没有限制他只能呆在会同馆,无非出去时要有礼部官员随行罢了。

  最开始,阮文泰震惊于大明京城在扩建的外城。除了已经开始修建的外城城墙和带了铁轨的主干道,他更加注意到京城百姓开始议论的“直道”进展,听说已经修出了南直隶,到河北了。

  这种路和那个新的外城城墙,都用了那种水泥。如今,水泥、玻璃,听闻那些企业已经在大明诸省找了更多地方要设厂,大造特造。虽说那水泥路好像听闻当中也容易坏裂,却比土路要好得多。若再补以砂土,总之大明各地之间往来是会更加便捷的。

  还有其他诸多的新事物……阮文泰感觉,这已经不是他认识中的大明了。能被莫登庸派来承担重要使命,阮文泰自然是非常熟悉大明的。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