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土司之家可以世袭为土官,对大明同样是要纳贡的。这种纳贡不同于朝贡,可以大概理解为“包税”。大土司每年要贡献多少、小土司每年要贡献多少,都有规定。

  而云南边情复杂,朝廷对云南应起运缴纳的赋税却要求得很少。

  如此一来,到云南做官有好有坏。那坏处自不必说,大部分人都是既做不了京官又不能在好省份做官才来这里的,升迁通道更加窄。好处呢,那就是复杂的边情给予他们的特殊空间。

  内滇已经是半土半流的状态,大明能掌控好的部分,那些土官大多要看流官的眼色了。为了子孙袭替和自己族民的安稳,每年定额的纳贡之外,孝敬也不能少。

  但现在说的是外滇事,人家兵马真的多,人家真敢杀人。

  除了洪武、永乐年间,最晚到宣德前期,人家还朝贡、纳贡,后来其实大体上就是你不惹我、我不惹你。

  大明管着内滇还会有土官叛乱,外滇确实早就是鞭长莫及。

  伍文定看着一个一直没怎么说话、去年才调到云南的新官,问道:“高参政,伱的看法呢?”

  被他问到的人抬起了头:“督台若有命,下官愿往。”

  伍文定眼睛一亮:“哦?高参政此言当真?”

  “外滇三宣六尉皆大明敕命给印之臣,如今有了纷争,自该过问令其退兵止戈,以宣陛下之威。”

  “高参政此言亦有理!”那左参政王汝舟竟改了口,“如今两府之乱已平,想来孟养、木邦、孟密三司也不敢轻视大明之威!”

  见到有人愿意赴险,他们立刻又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理该派人去过问一下。

  什么三土司既然已经得了缅甸之地,不论情况如何,也该厘清纷争,最好让他们为了大明册封那莽卜信为缅甸之主而付出一些代价。若是能让他们再纳一次贡,更是大功!

  当然了,话语里也表露着这一回他们不敢像前年那么大胆的意思,此行是天官既至,三土司必将谨慎给个说法的情形。

  一点都不危险!

  伍文定听得心中感叹,凝视着高尚贤。

  他发现,这个右参政的眼底还是有一些忐忑的。

  虽然主动请缨了,但似乎又不是他的本意。

  “既如此,那便辛苦高参政走一趟。”

  伍文定结束了这次临时的会议,然后留下了高尚贤。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