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轶事来听,还是当真想知道云南的情势。

  云南啊……杨博自己都觉得复杂。黔国公、布政使司、诸宣尉司、土官流官、汉民夷民……

  也不知道那中使带的密旨究竟是什么。

  新法和新学,对于云南这样的边陲之地注定影响是更小的。

  走过了贵州,杨博的感悟也更加深刻。他发现,也许陛下是看重他,知道他并不畏难畏险,所以让他也先来看看。

  且走且停,前面抬灵的又要歇一歇脚换一批人了。

  杨博看着杨一清身着孝衣的儿子亲自端水一一感谢,心想这一路上他对于陛下给杨一清的恩荣只怕是真的感激到骨子里了。

  朱载垺刚刚走下马车活动了一下腿脚,后面有快马驰来。

  “圣旨到!皇长子殿下、灵璧伯汤绍宗、御书房伴读学士杨伴读、司礼监随堂太监沈柏接旨!”

  一行人顿时纷纷到了这边,在野外因陋就简就地接旨。

  旨意让他们都没有想到:杨廷和也薨逝了,圣意让他们先送杨一清归葬,再经乌撒道入蜀。

  杨博不由得有点懵,他问沈柏:“沈公公,那之前陛下旨意让殿下与我在黔国公府盘桓一段时日,您手里还有一道旨意……”

  这不就起冲突了吗?

  沈柏摇了摇头:“没到黔国公府,我也不知旨意如何。杨伴读,先到了昆明再说吧。陛下既有新旨,那成都还是要去的。”

  杨博默默地点了点头。

  杨廷和已经致仕了,他的离世对中枢官员变动的影响倒很小,但同样不容小觑。

  既然圣命如此,他也只能奉旨行事。

  因此,他只是对朱载垺说道:“殿下又可以再入蜀地看看了。”

  朱载垺眼中,倒没有对路途遥远的辛苦,更多的是期待和好奇。

  虽然他贵为皇子,一路上当然都是最轻松的。但山高路远,他竟没有埋怨苦累。

  杨博不由得心头一动:历代皇子之中,像他这样在这样的年纪就能行万里路的,当真不曾听闻。

  陛下对他,绝对是有一番期待在。

  杨一清的灵柩已经入了滇境,云南布政使司的左布政使已经在忙碌起来,云南总督伍文定却拜访到了黔国公府。

  如今的黔国公是沐绍勋,他恰好是在正德十六年新皇登基前的二月袭封的爵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