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知虏骑南下,这定是之前陛下羞辱北元大汗惹出的大战。

  龚用卿别的不懂,只懂多少年来大明对上草原铁骑,败多胜少。而刚刚呈来的边情,显然不是寻常劫掠那么简单——战事还未起,但仅宣府、蓟州两处,报过来的虏骑规模就可能超过三万了。

  龚用卿在等通政使和两个通政副使到来,此刻,司礼监应该前去惊扰陛下睡眠了吧?很快,就可能是诸位重臣深夜入宫,商谈抗敌大计。

  只是他左等右等,等到天明了也没有等到内臣出宫宣召哪位重臣,更没有等到通政使和通政副使到来。

  是怕惊到了京城百姓吗?反正天也快亮了,不差这两三个时辰。

  但是龚用卿倒是又等到了大同那边传来的消息:阳和关、杀虎口、偏头关外都探到敌骑,粗估足有两万余骑。

  龚用卿的手有点发抖:这可能还只是已经被探到的前锋。东起山海关,西到偏头关,蒙元重兵压境,那么太原、陕西、宁夏那边呢?

  那边离得更远,八百里加急传回来也需要三五日。

  天已经亮了,朱厚熜不曾被惊扰。只不过他一睁眼起来,张永、张佐、黄锦等人就一同候在那里了。

  “陛下,军情昨夜凌晨四点多钟开始陆续到,前天夜里,蓟州、宣大墩哨军都探到鞑子大军南下。”

  “哦?终于是开始了吗。”朱厚熜顿时清醒,“洗漱!更衣!”

  “陛下,蓟州、宣府、大同三镇所报军情,虏骑总计足有五万余众,京城九门是不是……”低调了许久的张永开口问了。

  “不必急。”朱厚熜摇了摇头,“城门照开,诸事照旧。外厂侦知各部族青壮开始调动足有四十多天了,本就清楚他们会择日南下。倒是三镇同时探到敌骑进犯,说明这次鞑子还真是同仇敌忾、约定好了时日啊。”

  张永有一点担心。

  草原诸部同时南下,只能说明他们这次士气高涨、志在必胜。

  “召林希元、待诏先来!”

  朱厚熜刚刚洗漱好,早上按点来上班的林希元和翰林院待诏就到了御书房。

  “迅速加印特刊,另把这道诏旨传至各地。”

  一个是通过《明报》的渠道,面向百姓;一个是通过官方的渠道,传达圣旨。

  旨意是早就拟好的,此刻,这两人才知道边镇已经遇敌,国战已经开启。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