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各州县官员了。好在有王督台在,有楼郎中在,更有藩司分守、臬司兵备和分巡在,有大同府上下在,本抚也安心不少。如今先在各地走一走,也是先尽一尽职。等怀来那边勘察好了地方,本抚也就能安心在那里督造军械园。”

  应州知州听明白了,笑得更为恭敬:“抚台但放一万个心!大同镇何等边防要地?下官等在此任职,丝毫不敢怠慢!抚台有关切之处,但请示下。”

  “没有,没有!”唐顺之连连摇头,“本抚巡视宣大,趁如今还稍有闲暇,自然要到处都走一走。诸事皆有成例,本抚却不便轻易指手画脚。心斋兄专门前来,只怕还要赶回应州城,本抚就不多与你聊了。应州上下也安心办差便是。”

  “下官谨听抚台训示。那……下官等人也不叨扰抚台安歇了。”

  唐顺之满脸微笑:“应鹤,代我送一送心斋兄吧。”

  侯庵永看着他们的背影,不解地看着唐顺之:不做点什么吗?

  等晏应鹤回来,他平静地说道:“留下了三百两银子,上等绒袄五件,另美玉一件。”

  侯庵永瞪大了眼睛站起来:“抚台!”

  “先记好账。本抚仪仗整齐,一路向西。过州县而不入,能收下他们的心意,他们都会安心一点。”唐顺之示意他别激动,“本抚年轻,他们最怕的就是本抚血气方刚无妄莽撞,肯收礼的抚台会是好说话的抚台,总比他们都忌惮不已地把我当做可能坏事的愣头青更好吧?”

  “……一出手就这么阔绰!”侯庵永愤愤不平。

  “边镇啊。”唐顺之的微笑渐渐收敛起来,“诸省都在改革衙署,唯独边镇还没动。偌大一个州县,就只二三人甚至一人做主。等本抚到了朔州,大概能收到一共三四千两银子吧?也够买上一万石粮食了。”

  侯庵永有点意外:“抚台要拿这些银子买粮?”

  “为什么不买?不然,俞志辅练兵的粮饷从哪来?”

  “……抚台不是不管粮饷发放吗?”

  唐顺之理所当然:“这是粮饷发放吗?这是我与志辅联名上疏的私谊,是我送给他的!那家伙自己应该也收了一点吧?加在一起有两万石粮食的话,够他支应两三千人一年了。”

  “……抚台,就是这样破局?”

  “这哪谈得上什么破局?”唐顺之继续卖关子,“不过,等本抚这一圈走完,那就有些眉目了。”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