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幕,赵本学自然看在眼里。

  以他的阅历,分辨得出来这不是做给他看。从那陆炳的反应来看,那武英殿里的军务会议何等重要?而皇帝是真的很看重俞大猷的将来,也十分自信俞大猷不会让他失望。

  只是这样一来,御书房里立刻就只剩下了他和皇帝及御前近侍而已。

  就连刚才还在的御书房伴读学士们都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自己之后,就先行礼离开了。

  赵本学还是民的身份,无官无职。

  皇帝和他对谈了什么,起居注不用关注。何况,一个是当今天子,一个听说是赵宋皇室后裔,谁知道皇帝要和他聊什么?

  “赵先生从泉州一路进京,连春节都是在路上过的,没怪朕扰伱天年吧?”朱厚熜笑着开了口,“志辅说赵先生是隐士,本无扬名出仕之意。”

  赵本学沉默了有三五息时间,随后才说道:“草民也想一瞻天颜。”

  一个是“朕”,一个是草民。一个是丢了江山的赵宋后人,一个是克复神州的朱明之主。

  朱厚熜有些许感慨,随后就直来直往:“赵先生如今见到朕了,自然也知朕求贤若渴之意。志辅虽不曾当真练兵作战,但武举文试时易经领悟之深、兵法韬略之才,杨总参、王尚书皆不吝赞叹,此乃赵先生之功。如今朕欲富国强兵,遥敬汉唐,不知赵先生可愿为国效力,不使珠玉蒙尘?”

  “……草民才疏学浅,敢问何为遥敬汉唐?”

  赵本学的视线里,年轻的皇帝只是笑着,目光先看了一眼挂在御书房墙上的大明舆图。

  而后,则是清朗又有中气的声音:“近则使百姓无饥寒,大明无外患。远则武慑外敌,或驱之远遁,或甘为汉臣。文治天下,官民多勤勉,夷狄皆向往。有汉之强,亦有唐之盛,更有宋之富。虽盛世不足语,而可称再奠华夏万世之基。”

  赵本学看着他的意气飞扬,随后便听皇帝爽朗地笑着:“不是吹牛,朕更愿意称之为理想。朕以为,我华夏国家有志之士,皆应以此为理想,赵先生觉得呢?”

  赵本学回味着,虽提到了宋之富,但遥敬的只有汉唐。

  心里有些涩意:祖宗们啊……

  “……陛下豪情,草民钦佩。”他抬起头,“乡野遗民,得见陛下天颜,得闻明君壮志,足可告慰。隐居半生,只知治学。志辅成就,只是他天资非凡,非草民之功。虽有心-->>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