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军都指挥使司共有六人上了榜,你有功。”

  王佐连称本分,朱厚熜只说道:“功便是功。锦衣卫在你手上,是重要的改变过渡阶段。骆安说你是极聪明之人,那么朕的诸多想法,伱便要都参透了。”

  “臣必尽心竭力。”

  “武举殿试结束后,朕给你十人。五个留在特勤所培养,另五个,让严春生带到特战营里。”

  “臣谢陛下隆恩。”

  不为外人所知的是,如今锦衣卫内部也在悄然变化。

  特勤千户所,划到了南镇抚司之下。而北镇抚司,如今又秘密设了一个特战营。

  在湖广平叛中混入叛军立下大功的严春生径直飙升为正四品指挥佥事。箭术超群、胆大心细的他,现在以正四品担任着锦衣卫中最特殊的特战营。

  皇帝对特战营提出的要求,简直让王佐感到头皮发麻:除了人均兵王,他们还个个要有一个专门的绝技,更要擅于神出鬼没、孤身求生。

  用陛下的话说,他们将来要以区区数人队成奇兵,做到千万大军也做不到的事。

  朱厚熜叮嘱他:“不必光盯着武艺高强的,要看看文试成绩,看看年纪。特战营里,要的是敢想肯学之人,要的是懂得与同伴联络配合。”

  “臣记住了。”

  朱厚熜让他离开了。

  参比武将这次的大比和随后的演习,到底对哪边来说才是狼来了?

  北元习惯于南下劫掠的时候只看见到据城固守的明军。但今年开始,大明的年轻皇帝年年搞一场“沙场秋点兵”。北元那个同样年轻的大汗以己度人,会不会觉得对方同样想要建功立业?

  那么北元做好大决战的准备了吗?

  朱厚熜自己很清楚,对北面还没到时机。

  为此,情报、特种渗透作战,他都积极地准备着。

  如果一年一场演习能让北元投鼠忌器、这两三年先消停一点,那么钱就花得值。演习的地点今年在京郊,明年能不能去宣府?

  边镇演习演着演着,哪一年会突然变成真的?

  总之,北元也得防备着大明的年轻天子是真的建功心切、头脑发热就北征了。他们防着,难道不要消耗钱粮?

  比消耗,大明难道怕北元?

  但有的官员并不理解。王佐口中不存在擅自议论的官员,只不过是因为这官员并非擅自-->>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