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的只有众“参谋”的脑细胞而已。也许有些人会为此多白一些头发,但提前想一想方略,用不用、打不打再另说嘛。

  但这真的只是一个题目吗?

  不可能的。

  王守仁看着朱厚熜,心里默默思考着。

  永乐征交趾,宣德弃之,其中自有原因。复杂之处,王守仁不确定皇帝是不是已经全然了解。

  很重要的一点是:陛下为什么说收复交趾后可以作为北击鞑靼、瓦剌的根基之一?

  众人的目光汇聚到了杨一清身上,他是军务会议总参谋,他有什么评判?

  杨一清开了口:“永乐六年,史载太宗皇帝得安南,安抚人民三百一十二万有奇,获蛮人二百零八万七千五百有奇。”

  他开口就是数字,面对今天这个新题目,杨一清首先表现了同样天才级别的记忆力。

  众人思索着杨一清列这些数字的原因,只听他很平静地问皇帝:“敢问陛下,若克复交趾,杀,还是抚?”

  武英殿内一阵寂静。

  王守仁心头也如压着巨石一般,凝重地看向皇帝。

  杨一清说话很简单,一句话直指本质。

  交趾在明初时,便有了数百万人丁。交趾虽有大片宜粮之地,要养活那么多人丁,还有多少余粮可供输运到大明腹地,使大明有更充足的粮饷?交趾是北击鞑靼、瓦剌的根基之一?

  太难了。

  而宣德年间为何放弃了交趾?叛乱不断,继续治理下去成本太高。叛乱是需要条件的,那么多人丁的支持、自宋以来数百年已然自成一方的惯例,没那么好打破。

  杀,那意味着要杀掉数以百万计的交趾人丁,再迁大明百姓过去。这样的例子,史册上多的是。

  迁民实边,也不见得好用。强如盛唐,征高句丽后迁了多少人丁过去?八年后就又回来了。

  迁民实边,除非军威极盛,已经杀得那边再无力反抗,杀得良田都无主了。

  非如此,就只能借鉴云南的经验,花上数以百年慢慢消化。

  云南的经验都不见得在交趾好用,云南原先才多少人丁?是交趾的数百万众吗?

  杨一清提出的问题,是道德上的极大拷问:抚,不足以短期反哺;杀,朱厚熜要背这种道德包袱吗?

  朱厚熜摇了摇头:“不杀,也不抚。”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