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新体会带来的错乱,很难让人适应。

  正如这个监生所说,他们都不明白有什么必要如此。

  唐顺之想了想之后,忽然伸手蘸了蘸茶水,在桌子上写了几行字。

  “……应德,这是什么?”

  唐顺之看向同窗们:“皇明大学院算学院的学生教不才的,这是九,这是七,这是四,这是一,这是三,这是八。这两个符号,一个叫加号,一个叫等号。这个算式,现在知道了吗?”

  “……九七与四一之和为百又三八?”儒生也不是不懂数学,一下子就反应了过来。

  “相较于算筹,是否大为简略?”唐顺之看着桌子上渐渐在干的算式,目光幽深了一些,“私以为,这新算式、新算学便是其因之一。新法之中,账法颇重,采买法、商法、税法,将来银钱、粮盐丝绢……不知道多少地方离不开算学了,官吏尤需懂得算学。”

  “……便因为这新算式?”

  “或另有深意,那便不是我能揣度的了。”

  自上而下一列列地书写,有最开始用竹简的原因,有毛笔写字手腕要悬空、从上而下显得更连贯的原因。

  中国也不是没有硬笔,木笔、竹锥笔、苇管笔、骨笔、红柳木笔等都有出现,也有人偶尔会用。写字时候手腕如果能有所依靠,也会省力、快速一些。

  但唐顺之猜测得一点都没错,算学确实是朱厚熜决定现在就把这件事与简体字一起推的原因之一。

  数学对于技术进一步发展、规范的意义太大了,不管是出于新法之后对官吏数学修养的需要,还是为了更大范围地挖掘数理方面的天才,朱厚熜都要尝试一下。

  皇权命令之下,公文系统全面要求如此,几十年的时间,也是有可能改变这种惯性的。

  惯性只是惯性,虽然强大,但并非不能改变。

  而眼睛观察东西的习惯,本就是左右优于上下。

  改成这种体例,再加上简体字和标点符号,阅读接收信息的效率会高一点。

  现在在养心殿里,文徵明恭敬地看着文素云离开后,才对朱厚熜行了一礼:“淑妃娘娘是最早为陛下编写简字草稿的,臣既听了淑妃娘娘劝,陛下又多次嘱咐,臣岂会不放在心上?臣这边,随时可以开班。”

  “那便安排下去,先从礼部开始。”

  公文里,无处不是礼,无处不是仪制。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