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祭一次要用两只纯黑公牛、三十一只羊、二十六头猪,至于其他黍、粢、果、菜、鱼、盐、酒、烛、油、醋等更多。

  不止如此,牺牲都要装在崭新的红旗木笼亭子里,粢盛也要以红纱笼之。

  每年四丁祭,为此,曲阜上下每次丁祭都要花上月余时间去做准备。

  现在这些准备祭品的百姓在愁苦,届时要出席祭礼的官员及读书人却都在期待。

  曲阜县衙后衙里,孔闻韶见到知县也不行礼,张嘴就问:“现在就开始戒誓斋宿做什么?忧心清整水利之事?”

  曲阜知县孔闻昉是他的堂弟,此时见他来了倒是对他行了一个规格不低的宗内礼:“清整水利无须我去忧心,曲阜不论如何清整都行,其余府县,巡抚及巡水御史心里都有数。宗公,我这是闭门谢客。京城里消息传来后,去府里拜访的也不少吧?”

  在曲阜,衍圣公这个荣誉爵位的袭替,基本上都是嫡长子,特殊情况会有亲弟代替。

  担任衍圣公的,自然大多不是同族之中最出色的一人。

  而孔家还另有一个恩荣,那就是可以由衍圣公保举担任曲阜知县。这曲阜知县在定例中就是孔家世职,实际上仍旧是孔家世袭。

  不论是从唐懿宗时期有第一个孔子后人担任曲阜县令开始算起,又或者是从宋真宗时由孔子后人担任当时改名为仙源县的曲阜县令来世算起,孔家在宋、金、元三个朝代都一直由担任文宣王或者衍圣公的孔子后人作为曲阜县令。

  朱元璋不喜欢当时的衍圣公,但洪武七年也只改成了不再世袭而是由衍圣公保举。

  孔家在全国范围内可能只是个精神象征,但在曲阜,却是实打实的土皇帝,而且是已经传承六百余年近七百年的土皇帝。

  这种情况下,在曲阜清整水利确实根本不用去操心——甭管怎么改,基本都是孔家的地。

  孔闻韶点了点头:“南面有没有消息来?闻昉,是你说的,竟是陛下决意要动天下赋役,杨介夫等人为何甘于如此,实在不能细思。”

  孔闻昉笑了起来:“宗公,我能看得明白的事,他们只会看得更明白。消息传到南面更慢,还需要时间。杨介夫等人为何甘于如此,那自然也无非名位二字。宗公是在愁万寿圣节之事吗?”

  “正是。三年正旦节大朝会,陛下都没有宣我进京。偏偏是五军营有变后,有了这道旨意。”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