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之所以有抗旨谋逆举动都是因为新法?

  这个案子的处理方式,决定了今年开始的事情走向与节奏。

  “定国公暂掌五军营,又走漏了二十七乱兵尚未擒获,事情瞒不住,也不用瞒。”朱厚熜安了他们的心,也严肃地说道,“朕之决意,卿等应该已经清楚了。李翔这个案子,大办下去。”

  众人肃然,过了一会,杨廷和才犹豫着问道:“皇嫡子降世,兵灾血祸,是否不祥?”

  大家不由得看了他一眼。

  朱厚熜毫无波澜:“李沂、汤显忠、邓继业俱有功,常玄振虽还未立功,再加上刘伯温的后代,礼部把这五家复爵的事情都奏请上来吧。传朕旨意,三大营共选锋五万,整军备战。嘉靖三年先发一饷,若有乱,若建功,今年再发一响。所需银两,兵部核准,户部借支,朕备着。”

  “……臣等遵旨!”

  何鳌就像前辈们一样,心惊胆颤地想着这起居注怎么写。

  要开弓了,这场大案办下去,恐怕会不亚于洪武朝的几桩大案。勋戚、高官,甚至藩王、世家,有多少会在这场大案之后灰飞烟灭?

  “传旨下去,皇嫡子降生,今年万寿节,各地藩王勋戚入京进贺。”朱厚熜又吩咐道,“朕御极已三年,还没与宗亲勋戚本人齐聚一堂。对了,衍圣公,也遣使去传。”

  他的万寿节,在九月底。

  过去三年,新君万寿节都没有大操大办。

  今年,陛下也已经十八岁了。到了万寿节,更是周岁十八。

  这确实值得大办一下。

  但眼前这种形势之下,无疑会让许多人想复杂。

  从现在到九月,还有半年。这半年的时间里,一定是暗流汹涌的。

  地方在清整水利,李翔案已经确定大办,新法在今明两年就将决定嘉靖五年后推不推到全国。

  有些藩王、勋戚,愿意亲自入京吗?

  而有些地方的藩王、勋戚入京后,地方上其他力量,又会做出什么事?

  ……

  皇嫡子降生后,京城里自然而然有了临时的祭祀活动。

  喜讯传出,各家勋戚及京官们都在准备贺表。

  而正要去请示张伟,府中该准备什么贺礼的惠安伯府却迎来了锦衣卫。

  飞鱼服鱼贯而入,腰间都别着刀。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