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天的时间在这里不厌其烦地与他们争辩国事的皇帝。

  他下个月才虚岁十六,他一点都不贪玩,他特别有耐心,听到众臣同意此为国策之后才悬起这个匾,发出这三道旨意。

  一年、三年、五年、十年……这御书房内,终有一天不会像昨天那样,大多是苦口婆心尽述其弊其难的老臣吧?

  杨廷和也不知那样是好是坏,他只是觉得自己真的老了。

  ……

  “钦派广东督办屯门战事,御书房行走张孚敬接旨!”

  “臣张孚敬,叩问陛下圣安!”

  巡抚广东衙门大堂外,张孚敬跪了下来,他身边的陈金、汪鋐、杨慎、解昌杰、霍韬等人也都跪了下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两广要员,勾连内外,贪渎误国,罪无可恕!证据确凿,着令就地正法,以儆效尤!张孚敬办差有功,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暂署巡抚广东地方,所请奏之新法可于广东试行以观其效。”

  张孚敬心情激动,哽咽道:“臣张孚敬领旨,必鞠躬尽瘁以报君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饷带管盐法陈金接旨!”

  “……”

  张孚敬将王子言亲手斩杀、两广大案“由下”至上传到京中之后,陈金名义上是以参预国策会议之臣离开中枢、前来总督两广维持稳定的。

  今天从北京到广东来宣旨的,是麦福。

  他新的身份,是总镇两广太监。

  外派太监要不要撤除、怎么撤,现在还没商议决定。

  但正跟着张永熟悉接管御马监的麦福来到了两广,陈金已经品出双层含义:第一是监管他和朱麒,第二,陛下只怕必定会在广东借机把水师的底子打好。

  早就是翰林院资深侍读学士的杨慎还有御书房伴读学士的身份,他的职位是广州府知府。

  霍韬得授广东道监察御史,正七品,在高中二甲第一多年后正式步入大明官场。

  而在钱宁、江彬之案结束后提心吊胆了两个多月的解昌杰则被派到了广东做布政使司右参政,名义上是升官了。

  看到麦福前来,他不禁燃起了新的希望。

  锦衣卫岭南行走赵俊也立下功劳,从正五品的千户一跃成为新设的正三品广东海防中路参将,受广东总兵官节制,统领广州府、肇庆府、高州府、韶州府辖区内-->>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