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要定下二三事。”

  杨廷和对此是欢迎的,至少能定下二三事,但只怕其中波折也不会少。

  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这一天到了。

  人一到齐,皇帝就召开了这个会议。那么此前杨廷和多番催促,皇帝就确实不是在推搪其事,他其实也急。只不过焦急之中,也很谨慎持重。

  不能只理解为信不过杨廷和等几个阁臣。

  心思各异的众人一走进中圆殿的正殿就愣住了。

  两侧满墙的书卷可以证明皇帝的勤勉好学,御座之后那巨大的大明舆图可以证明皇帝心忧天下,但最让他们意外的是分成三组拱卫着御座的十八张椅子。

  十八张?

  四个内阁大臣,再加上九卿,这是十三人。

  杨一清不久就要去赴任,郭勋过来只怕是因为要议重设三大营之事,王守仁的来由还让人捉摸不定。

  那另外五张椅子是什么安排?

  “都坐。阁臣居左,六部居右,其他人坐朕对面。严嵩刘龙,你们就先随便找个位置坐。”

  严嵩心头激荡不已:这到底是什么信号?

  这里的椅子,他坐过了,但显然一直都只是临时坐坐,皇帝仿佛并不讲究这些。

  可眼下并不相同。阁臣九卿俱在,若他们要记录君臣奏对,应该另设书案坐在一旁才对。

  杨廷和他们也不由得看了看严嵩和刘龙两人。

  皇帝有命,一时还云里雾里的众人只能先谢皇帝赐座后默默地坐了下来。

  “登极月余,除了钱宁江彬案及其籍没家资处置好了,裁撤冒滥及重设三大营的方向定了,登基诏书中所说还有诸多事情没定下个方略。”

  朱厚熜居高临下环视着对面的人,感觉这样开会好多了。

  杨廷和却感觉这样很不习惯。

  以前奏对或仪式,赐座有一方软凳就不错了。

  现在呢?有交椅,有案桌,桌上还有一应俱全的笔墨纸砚,砚台中已经磨好了墨。

  所以这不会是临时的吗?以后会经常这样?

  正想着这些,果然就听皇帝继续开口说道:“国事千头万绪,牵一发而动全身。朝会众说纷纭,也往往定不下多少事来。朕因此准备在御书房设立国策会议,谋定大事,而后上下一心。”

  “国策会议”四字传入众臣耳中-->>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