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悉数漏夜入宫,京城人心定已浮荡。前亲军都指挥使钱宁通逆入狱,亲卫军上下犹自混乱;江彬提督威武团练营,曾留陛下于通州四十余日,谋逆之心不可不防。”

  一言既出,殿中鸦雀无声,泼天动荡似乎已在眼前。

  亲军都指挥使司下辖卫戍皇城的二十六卫,大名鼎鼎的锦衣卫只是其一。这亲军都指挥使司历来不由五军都督府管辖,而是由皇帝亲自指挥。

  威武团练营是京城武装力量亲卫军、三大营之外的一支新军,还都是选调入京的边军精锐。

  钱宁已经下狱那就不用说了,但江彬和魏彬是姻亲,和张永、谷大用也都很熟,都是以前围绕在正德皇帝身边的人,太监和义子们。

  正德皇帝收了百余“义子”,有的甚至赐姓朱、封爵。

  现在一场宁王叛乱,这些义子中威势最大的两个,被杨廷和一口气都提了出来。

  但没人觉得这是小题大做,毕竟一个之前替正德皇帝掌管亲军二十六卫,一个掌握着新练的京营。

  眼下朱厚照驾崩,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阁老所言极是!”魏彬立刻开口附和,既是撇清关系,又带着另外的目的向帘后带着恭敬说道,“请太后降下圣旨,阁老速做安排。”

  这话一出口,杨廷和等人顿时眼神骤变,盯住了魏彬之后,又望向了帘后的那道人影。

  下圣旨是什么意思?

  张太后在帘后沉默着。

  偏厅中的气压骤然变低,那些侍奉外面但隐隐听到了只言片语的太监和宫女浑身都冒着冷汗。

  无形的压力令人窒息。

  常在宫中办事的他们哪不知道这些话背后可能代表的腥风血雨?

  向来称圣旨的可只有皇帝,现在皇帝躺在那呢!

  “太后明鉴!”杨廷和必须开口了,甚至站了起来,说话的对象却是魏彬,“魏公公,依祖训、大明律,太后懿旨若欲改称圣旨,恐怕极为不妥!”

  四位原本称不上同心的阁臣现在心里想的全都是同样的问题:这是太后指使司礼监试探,还是魏彬急于求活路而私心劝太后垂帘听政?

  更胆大妄为的可能,四位阁臣谅他们也不敢。

  这时只听张永开口说道:“如今这样大的变故,我记得前代是有太后懿旨称圣旨的。”

  杨廷和断然摇头:“世代不同,法-->>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