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生力,取得胜利。

  所以在沟通了一番之后,王言虽然没有古君求贤若渴,跪地请人,但也是给了信任,让诸葛亮这个县令督理军务,领着赵云统率两万兵马,独掌一路大军,这是相当重用了。

  王言并没有久留,查探了一番敌情之后,便带着随行的亲卫顺江而下,在石城靠岸登陆。….

  这里原本是属于交界地区,在战事开始之后,守卫这里的黄忠,配合着典韦的玄甲营,顶住了突袭之后组织反击,一战打出去上百里,直接把战线推到了芜湖。所以石城一带,也便成了后方。

  “黄忠,参见大将军。”

  “典韦,参见大将军。”

  二将披着甲胄,恭敬的用右拳敲击着胸口,行着军礼。在他们身后,五百精锐的将士们也是如此动作,高呼参见大将军,并对站在接驳岸边的木板上的大将军行注目礼。

  王大将军照旧青衫青袍,几步走上码头,站的笔直,也是把自己的胸口敲的嘭嘭响,高呼必胜。

  霎时间,所有士卒都在喊必胜。

  一套奋发人心的,看起来似乎没什么用的仪式过后,王言这才跟着黄忠、典韦一起,沿江步行,溜达着往前线过去。

  “近日伤亡如何?”

  “交战至今,已死伤千人。曹军兵力数倍于我,我部虽已扩军两万,然防守之地甚广。且其兵马调度繁复,持续袭扰我军……”

  黄忠说着老曹的战法,一脸的愤懑。

  老曹确实有一手,仗打的不错。扬州这边是主战场,老曹一开始便调了二十万大军猛攻,后来眼见黄忠等人挡住了攻击,又在陆续的增兵。而黄忠等人虽然互相援引,但到底缺少统帅调度,各自为战,吃了一些亏。

  主要在于老曹仗着兵力多,全线调度,多次集中兵力攻打一处。如果别的地方援军,老曹又会调动兵马趁虚而入。导致了王大将军麾下的这些能打的战将们,很是吃了一些败仗。

  当然他们也不是白给的,兵力强,后勤强劲,虽然有损失,但也不是兵败如山倒。而且现在正是寒秋,一日冷过一日,曹军在御寒方面还是差一些,多少影响了战斗力。整体而言,还是稳定了态势。

  典韦那边倒是没什么太大的伤亡,总共就两千多人,全是重甲骑兵,打到现在就是伤了几十个,死了三个人。

  重甲骑兵的优势就在那里,江边是主攻区域,全都是冲积平原,-->>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