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反倒是刘备那里要稍稍麻烦一些,因为刘备更加的强大,他的治下有一百七十万人口。这是之前刘备迁走的徐州百姓,以及扬州本地的百姓。

  在已经负担了三十万新增人口的基础上,再负担这一百七十万人口,即使王言家底深厚,也是稍稍的有那么一些捉襟见肘了。….

  主要原因就在于先前的积累,已经全部投入到了河南。纵然河南有了收成,但那是跟现在的人口匹配的。而且洛阳正在大兴土木,河南全境都在大肆的进行公共设施建设,凉州、草原包括并州的建设也从来都没有停止。即便是王言经略时间最长,相对来说最完善的辽东地区,一样也没有停止过建设。

  而这些,全部都是海量的支出。一百七十万人口,确实有些压力了。不过问题也不是很大,毕竟话说回来,王大将军没去的时候,他们在刘备的手下,虽然活的不好,但总也是活了下来,晚上个一两年也没什么。

  事实上只要按照王大将军这边的制度施行,两年过去之后,他们的日子本来就会比现在好很多。王言作为中央政府,做的是调控。幸福的生活,终归是要自己来创造。

  而且刘备治下的情况,其实要比河南更好,因为他的人口结构没有被破坏,不像河南一般被老曹劫走了几十万的青壮。有了青壮,生产建设可以按部就班的开展,好起来只是时间问题。

  说这么多,中心思想其实就一个,刘备投降了。

  王言创业多长时间,刘备就为了他匡扶汉室的理想奋斗了多长时间。眼看着王言一步步的稳扎稳打,一直打到了长江以北不说,还彻底的扫平了蛮夷,不论是汉家的豪族、富户,还是蛮夷的首领、头人,干干净净的杀了个遍。

  而他自己呢?打黄巾立功,几年没有安置,好不容易给安排了个县尉,还被督邮羞辱。跑到辽东避难一年,而后随着公孙瓒南下讨董,坐如喽,幸亏他兄弟三人有武力,讨董之战成就了刘关张的名头。而后依附徐州,得陶谦让徐州。

  接着因为曹操与袁绍,更重要是因为王言南下的原因,不得不迁徙百姓下江南。他在江南同孙策交战,夺得了吴郡,后联结曹操,攻打袁术,再后他单挑袁术,压着袁术打。

  到了现在,曹操南下,袁术降曹,孙策南攻交趾,同时曹操明发诏令,暗中联结,内外相逼,刘表、刘璋皆难成大事,他自己的统治也有了一些动荡,这个时候,王言这时候给了他橄榄枝。

  如今天-->>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