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强,民乐,纵是王大将军心境不动如山,也是欢喜的……

  安稳了昌黎,大将军令广武卫屯驻在此,伐山砍树,广建砖窑,修校场营房,驻于城外五里之地,每日遣军将轮换昌黎城坊。

  过了一周,王言方才回转徒河,这里位置好,正如先前那个郭亮所言,北进辽东,南下中原,扼南北咽喉之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里都是他的大本营。

  到得城中不久,廖化便跑了进来:“报大将军,大辽河之西已拿下。”

  前番夜战结束,威武卫便调往房县援廖化。早先廖化令人来报,房县守备不密,县城在大辽河之东,守军皆散兵游勇,一击即溃。如此几日过去,大辽河以西百里之地,皆为廖化等人扫了一遍,抓了两千余乌桓降兵。

  “前日已报,吾已知悉,何必废话。”王言摆了摆手,打击了一下廖化。

  这一次带兵两千出击,交战几场,廖化已经飘了。年少心志不坚,须得时时鞭策。

  瞥了廖化一眼,大将军说道:“当今形势汝皆明了,汝以为该当如何?”

  沉思片刻,廖化道:“今我南据绥中,北据昌黎,东据房县,治下军民、俘虏二十又七万,乌桓军民十万余。

  末将以为有三急,其一仍为过冬,今只安置五万民,绥中军营校场一处,远远不足。再者过冬粮草,乃为首要。而今军卒打仗、训练,皆三餐干饭,民兵伐山造屋,亦有一餐干饭,一餐稀饭,老幼妇孺皆两餐稀饭,照此吃喝,恐难过冬。且来年春耕,收成,打谷,晒粮,又需七月,屯粮乃首要,不然必自乱矣。

  新占大辽河之西,乃平原广阔之地,无险可守,来敌长驱直入,吾等实难抵挡。房县地多土厚,大半良田,来年春耕,乌桓必至。末将以为,当建城据守,护我土地人民粮产,此为急之二也。

  其三乃我治下乌桓军民多,辽东之地皆乌桓人,其民不良善,不感恩,易为利诱,恐何时反叛,乱我根基,当寻良策,使乌桓军民心向我等,不敢背主为贼也。”

  王言笑呵呵的点头,道:“过冬、屯粮乃首要,至于汝所言之三,实乃汝之偏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确为良言。然治下乌桓军民,与汉民平等,吾未区别对待,且乌桓人未掌吾之大权,不足为虑。

  纵有叛逆,皆其一人为利所诱,乃其一人、一家之罪,非乌桓全体军民之罪也。个人之事,与全体何干?切不可轻易扩大打击,此乃自断根基之举-->>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