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在秦桑操纵下,投身进入风眼。

  这种碰撞,持续了几乎一炷香的时间。

  双方不遗余力,风眼的位置来来回回移动,却始终没有发生太大的偏移,差不多能够维持在双方战阵的中间。

  这种争斗,似乎谁也无法奈何对方。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眼处的破坏力明显在减弱。最显眼的变化,就是水面上的大洞快要被填满了。

  而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气刀又一次被飓风撕碎,秦桑却没有继续凝聚气刀,目视越来越近的对手,喘了口气,沉声道:“准备接战!”

  果然是他熟悉的流程,这一次也不例外,要开始白刃战了。

  双方陈兵到此,最开始的几场战斗,有时还会有变数发生。

  到了后期,对手之间都非常熟悉了,小手段用尽了不说,即使有,在堂堂战阵之中也发挥不出多大的作用。

  几次大型会战,基本都是类似的过程。

  ‘唰唰……’

  无数遁光交错,阵形蓦然一变。

  秦桑他们完成了‘阵眼’使命,围绕在秦桑周围的修士回归自己的小队,无数法器的光辉在战阵中亮起,密密麻麻,灿若星辰。

  风眼还没有完全消散,不过已经无法阻止双方的步伐。

  此起彼伏的喊杀声响彻苍穹,两片霞光终于开始交融。

  只不过,隐藏在这种绝美景象之下的,是杀机!

  距离如此之近,终于能看出些许不同,天行盟和小寒域虽然同为修仙者,彼此之间其实是有不少差别的。

  这种差别,不光体现在法器上,还在于双方修士本身。

  小寒域的阵形虽然经过三年大战的磨练,和天行盟相比,依然能看出来有几许涣散,小队之间还好,磨合都很默契了。

  纵观整个大阵时,差距则愈发明显。

  不过,小寒域修士的整体实力并不逊色于天行盟,尽管天行盟修士的数量比小寒域多不少,战阵的规模大过小寒域。

  但在假丹境以及筑基后期高手的数量上,小寒域竟能反超天行盟。

  另一方面,小寒域修士的法器也比天行盟丰富,天行盟大部分修士的法器,局限于战甲、-->>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