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总能让你们不断发现新奇的东西……”

  话间,白云掠过群山,秦桑注意到前方的山势渐缓,河面开阔,河岸开始出现人为修建的工事,道:“前面有人,咱们下去。”

  秦桑使了个障眼法,白云向前一纵,接着径直落向河岸的一条山道上。

  大河水势还算平缓,两岸各有一个木制的简陋码头,泡在水里的木桩有明显的腐朽痕迹,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从码头登岸,各有一条大路延伸向陆地,越往前走路越窄,最后分出若干道,消失在山野林间。

  两个码头各绑着一艘乌篷船,都是待客的行船,看样子有明确的分工。

  东侧的船东是一个干瘦老汉,上上下下,忙着往船上搬材,提水打扫。西侧的船东长得壮实有力,靠在船头,翘着二郎腿,眯眼晒太阳。

  还不到开船的时候,两侧的码头上都有客热着。

  老汉不断向客人赔笑,连道:“快了!快了!”

  客人们自然不会介意,还有人主动上前搭把手。

  壮汉懒得和船客话,也就没有人和他交流,船客们望着东岸,有些羡慕。

  稍稍靠近船边,就能闻到里面发馊的气味,却又不敢在壮汉面前抱怨,只能偷偷捂鼻子,担忧接下来的行程。

  秦桑自然而然选择东面这艘船,落在东岸的一条山道上,牵马步校

  “咦,有道士来了。”

  “这里哪来的道士?”

  “哎呀,好俊的丫头,是不是在马上睡着了?”

  ……

  岸边的船客走来的秦桑,议论纷纷。

  待秦桑走得近了,船客们纷纷收声,露出善意的笑容,甚至有人打了个不标准的道躬。

  举头三尺有神明,世间道士,无论有没有本事,以礼相待总不会错。

  况且眼前道士大袖飘飘,颇有几分出尘气质,不定真是一位得道高人。

  “船家,贫道的马儿有些乏了,能否行个方便?”

  秦桑温声问道。

  这艘乌篷船不,容纳一匹马绰绰有余。

  “这……”

  老汉放下柴禾,搓了搓手,有些为难,“道长的船资,老儿可以给您免了,只是这马……”

  别看现在船客不多,顺江而下,沿途多个码头,直至北廓县城,就只有这-->>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