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看向李闯:

  “小子,怎么不走?”

  “我……”

  李闯精神有些恍惚,听得声音回过神,却觉心中空空荡荡,笑的十分勉强:

  “前辈,小子突然想起还有些事要做,就不陪你们进城了……”

  “嗯?”

  赵坤人老成精,哪里看不出他的心思,心下摇头,却也不愿阻拦,取出盘缠与两本秘籍递给他:

  “师叔他老人家虽未收你为徒,但你也勉强算半个玉龙观门人,这些东西拿着吧……”

  “谢前辈。”

  李闯深吸一口气,双手接过。

  “记住,不要犯傻。”

  赵坤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转身离去。

  “杨,杨大侠!真是杨大侠!”

  “如此年轻,看起来,似乎还不及弱冠!小李子,你胡吹大气,被人识破了吧?”

  “这老道是谁,居然值得杨大侠如此恭敬?”

  ……

  随着众人离去,茶肆方才沸腾起来,议论纷纷。

  “杨大人,世之英雄也……”

  李闯默然怔立许久,叹了口气,方才在茶肆中沸反盈天般的喧哗声中离去。

  ……

  ……

  时值正夏,西北城却已无了去岁冬日的惶恐。

  在杨狱的高压之下,一众万象山、徐氏弟子雷厉风行,前后数月,已然消弭了这座重城之上笼罩的阴霾。

  没有了城中八大家为首的士绅的掣肘,没有了燕东君统帅,没了马龙图的威逼,兴、离二州的乱军,本已自乱阵脚,剿灭比之想象的还要容易。

  归根究底,西北道本身兵甲、战马、粮草、财货、武者一应俱全。

  杨狱不懂治军,也不擅长城务,但生死簿在手,‘知人善用’这四个字,他用的淋漓尽致。

  他不懂,但诸般事,自然寻的到懂的人去做。

  上至道衙诸长官刀笔吏,治军整军校尉,下到巡守城池的捕头,赈济、管粮的主簿,无不是他自人海之中亲自挑选出来的。

  再配合他的武力,扫平乱军,远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容易,月余时间,他所做的最多的事情,其实只是翻阅冥书残页,接见各路官员。

  至于诸多杂物,在扫清八大家之后,已然只有极少数会-->>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