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笑了笑,拍了拍陆秀夫的背,因喜爱这个年轻人而多开导了两句。

  陆秀夫晕船晕得厉害,意识到他没能说动奚季虎,反而是对方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似乎有些动摇了他的想法……

  ~~

  船行到万州,吴家子弟们急着赶到长安祭拜吴潜,先行转陆路北上,陆秀夫急着见李瑕,随之一道。

  路途艰辛,好在如今荔枝道、子午道重修过,道途还算平坦,几经跋涉终于在八月前赶到了长安。

  吴家子弟终于团聚不提,陆秀夫却听吴泽说如今李瑕不在长安城内。

  “王上去巡视丰利渠了。”

  ……

  关中水利,先是秦时所修的郑国渠,引泾水灌溉关中北部的农田,之后历代完善其水利,汉代时修白公渠、唐时修三白渠。

  正是这些水利,使原本贫脊的关中一度变得富庶,利在“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宋承平之时,修了丰利渠,溉灌泾阳至富平七县田地三万五千余顷。

  八月初三,富平县郊外。

  吴泽领着临安来的官员们到丰利渠边见李瑕。

  奚季虎望着远处的牧民,问道:“关中似乎有不少胡人?”

  “不错,金国与蒙古留下的胡人,剃发左衽的汉人,以及俘虏,行商,关中的风物与江南大不相同矣。”吴泽道:“姑父再看那边,那些牧民都是沙陀人。”

  “秦王在这边吗?”

  “渠边那位便是。”

  隔得虽远,奚季虎一眼便找到如鹤立鸡群的李瑕。

  “果然是绝世之英雄人物。”

  “那当然,秦王明睿,文武双全……”

  陆秀夫听着他们说话,感到这种英武之主所带来的自信、生机勃勃的气氛,与临安真是完全不同。

  然而,奚季虎策马行近,却是吃了一惊。

  只见李瑕穿的窄袖戎装,正带着一群人在围观一头公牛与一头母牛……行敦伦之事。

  “这是在做什么?”

  “培育黄牛,改良品种。”

  其实江南养牛很厉害,奚季虎对此也略知一二,很快便指点着说起来……

  ~~

  待李瑕与吴家子弟说过-->>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