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遗落洛阳是如何活下来的?如何传递消息?如今又在哪里?

  ~~

  办妥入学之事,姚燧与阎复走后,李瑕换了一身儒裳,在正蒙书院里逛起来,找杂役聊天……

  “书院的杂役?是失踪了一个。”

  “哦?”

  “是姓吴,单名一个‘归’字,都唤他‘老归’,原是个扫地的,比小人来得早,似乎书院刚开时他便在了,失踪了有三两个月。旁的小人不知,小郎君可去问问那个小厮。”

  “……”

  “老归?不知小郎君为何打听这粗汉?”

  李瑕道:“我对刑名之事感兴趣,喜欢查案子,听说他失踪了?”

  “是。老归四五十岁,脸上有个大疤,话不多,每日扫完地只坐在那边吹笛子,他就会一首曲子,吹得却好。”

  “他可有家人?”

  “没有,岂能有家人?隔上一阵子,攒了钱不过是去逛窑子,一去去许久。”

  李瑕又问道:“他是哪天失踪的?”

  “容小人想想……四月六?那夜下了大雨,小人问他这么大雨还出去啊?他说想去逛窑子了。”

  “逛的是哪个窑子?”

  这书院的小厮也几分文雅,应道:“下等人不似小郎君们,去不了青楼楚馆。他常去的也就是外城的皮肉店。”

  “哪家?”

  “就叫皮肉店,离惠济河闸关不远……”

  ~~

  与此同时,沈开牵马走进了开封城。

  说来可笑,他到如今还未曾近看过那要搜捕的李瑕长何样,因此,他带了几个人在身边。

  周南、林叙,此二人是在亳州与“杨慎”相处过的;殷俊,这是在陈州城外与“马致远”畅谈过的。

  既不能让张大姐儿来指认李瑕,沈开便带上这三个书生,不论是“杨慎”也好、“马致远”也罢,他都要把那个宋人细作拿下。

  一行人从城门往经略府走去。

  忽然。

  “子靖、端甫,是你们吗?!苏门山一别,许久未见了。”

  “远疆兄、安道兄!你们怎来开封了?”

  “遇到了一些事,你们呢?”

  “我们从苏门山来,将往长安拜会鲁斋先生,故而路过开封,今日正好到经略府见史家二郎…-->>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