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仅是联姻蒙古黄金家族,他还一直在拓大地盘并不断巩固着统治,确立了山东的官制,修复文庙,招揽儒生文士到幕下。

  他到处购马、筹集了大量军粮,练就了十万大军。

  终于,他等来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蒙哥死,而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两虎相争……

  李璮已传檄于各路诸侯,邀他们依先前约定起兵响应,以造声势。

  他散尽府库财宝犒赏将士,准备出兵济南。

  同时,下令杀尽境内蒙古戍军。

  “点炮!祭旗!”

  “斩!”

  校场上,炮声响过,大刀斩下,一颗颗带着辫发的头颅滚滚而落……

  ~~

  燕京。

  会同馆中,刘秉忠与王文统正对坐而谈。

  王文统时年已六十余岁,双眼细而长,看起来便像是一只狡猾的老狐狸。

  “如今想来,陛下当时一见我便让我主政中书省,怕是想将我从山东调开啊。”

  “这是自然。以道你一走,李璮身边便再无像样的谋士了。”

  这“以道”是王文统的字,偶有人说笑,蒙古这位平章政事的字号,比宋国平章军国重事贾似道的名字少了个“人”,但王文统做得却出色得多。

  而此时聊到李璮,王文统却是长叹了一声。

  他当然明白,自己一旦离开,李璮身边便再无一个可以拿主意的人。

  但两年前,忽必烈将他这一介布衣直接拔擢为平章政事,已是容不得拒绝……

  “两年来,以道做了很多啊。”刘秉忠又道:“恢复汉法,我辈虽倡导多年,却是在你手中真正被实现。”

  王文统道:“是刘公与诸公多年来为陛下陈述儒学,我不过是恰逢其会。屋子盖好了,我添上瓦片而已。”

  “不能这般说。”刘秉忠摆手道:“你做的皆是得罪人的事,老夫心里明白。”

  王文统笑了笑,那细长的眼微微眯起,隐隐有些讥色,却不知是在讥谁。

  刘秉忠又道:“李璮叛乱,此事不可避免,而你与他的关系,本是洗不清的……”

  “我明白,此次多谢刘公为我求情,给了我一个与李璮划清界限的机会。”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