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的、大杂烩般的城池,初看会给人一种混乱无序之感。

  但看久了,又能从中看出一种相得益彰的美感来。

  这里聚集了无数通过杀戮而抢夺来的财物、文化,但在数十年里还是逐渐融合成了一种文明。

  因为懒得管而形成的包容的文明。

  这里是哈拉和林,它也有它独特的美,但它似乎已过了它最繁盛的时期,即将走向衰落。

  直到,有一个声音在此响起——

  “入城!”

  有人大声喝令,因第一次见到这座城池而激动万分。

  这已是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月光铺洒在广袤的草原上,一支骑兵踏破了草原的宁静,袭卷向哈拉和林。

  奔腾的马蹄声近了,能看到一杆军旗上大书着“唐”字。

  时间仿佛回到了唐贞观四年李靖灭东突厥。

  唐时曾设置于此的安北都护府、瀚海都护府,如今像是续上了历史的进程。

  “砰、砰、砰……”

  越来越多的蒙军倒下,“张”字将旗也出现在了哈拉和林城外。

  张珏手持大斧,策马而上,将一根还插在城门处的敌旗噼倒。

  “蒙古大汗已经投降,还敢抵抗者杀无赦!”

  根据蒙军的情报,如今张珏的主力应该还离哈拉和林城很远,因此,海都亲率大军往西南方去迎击进逼得越来越近的杨奔。

  但张珏自出战开始就没有跟着主力缓缓进军,他只带了三千骑兵千里奔袭;而杨奔才是率其主力牵制海都的那一部人。

  留守哈拉和林的是海都的长子察八儿,他被打得措手不及,仓皇间组织蒙军抵抗,却已来不及了。

  张珏的士卒中既有汉军,也吸纳了一部分从忽必烈军中俘虏来的蒙古人,有的用火铳,有的用弓箭,无情地收割着守军的性命。

  这是一支专为远征而训练的兵马,经过八年淬练,人人凶悍。

  且有不少人的家乡本就在漠北,更是对攻回哈拉和林有种狂热。

  唐军就这般,以不可挡之势直杀进哈拉和林城中,冲向万安宫。

  天明时。

  “投降了!”

  “投降了……”

  万安宫前的白纛倒下,察八儿放弃了抵抗,领着诸王走到了万安宫前的大-->>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