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的臣子,只是一介匹夫,那天下有难,该便站出来。”

  刘元礼轻呵了一声,道:“书生。”

  ~~

  一个时辰后,长安城外关中军大营里召开军议。

  精锐士卒们已在大帐外站了一排,严防死守,根本不让人靠近。

  看这架势,像是飞鸟都不能落到帐顶听里面在说什么。

  诸将汇聚之后没等多久,便见刘元礼手按大刀大步进帐。

  “大帅!”

  “地图摆上。”

  “是。”

  有将领再一回头,见到刘元礼身后跟着的一人,却是愣了一下。好心上前小声提醒道:“大帅,今日军议非同小可,还是不带新来的幕僚为好。”

  “他不是本帅幕下。”刘元礼道:“陆秀夫,刚起复的相公,官位还没定。”

  “末将听说过陆秀夫之名,担心此人是赵宋细作。”

  刘元礼澹澹道:“他战场上的本事是陛下亲自教的。”

  一句话,帐中诸将不再就此事多言。

  很快,地图已经摊开。

  刘元礼走上前,扫视了诸将一眼,再次确定了一遍都是可信得过的心腹。

  “河套局势,陛下已经传信回来了,虽说如今忽必烈亲征,事实上元军兵力最多在十万左右。那不管是顺秦道南下,还是先攻兴庆府,他必须要分兵。那关中只要再派两万援军北上,也许暂时可守到后续的援军抵达。如今陛下已抽调全境兵力,与元军并不悬殊。”

  说话的工夫,刘元礼已在地图上标注好了大概的兵力分布,之后下意识地看了陆秀夫一眼。

  陆秀夫感觉到他目光看来,问道:“刘元帅还未说陛下在何处?”

  刘元礼却又不理会他了,道:“继续我方才说的,既然我们与蒙元的兵力不算悬殊,忽必烈亲征最大的威胁在何处?”

  他点了点西域,画了一条从西域到兴庆府的箭头。

  “这里是元军的主力,整整十五万大军。到时元军兵力有二十五万,再加上山西、河南的兵力,举国之师三十余万,就算将大唐六路之地兵马全调出来,也难以取胜。”

  陆秀夫看着地图,有些发愣。

  他随李瑕打过祁山道之战,十分了解李瑕,心里已隐隐猜到了李瑕想要怎么打。

  太冒险了……这是他-->>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