珏已抬手道:“我对王立有信心。”

  “可他太年轻了吧……”

  张珏澹澹道:“打仗也是看天赋的。”

  面对这句话,刘金锁张了张嘴,却是无言以对。

  “放心吧,已到河套,多的是硬仗要打。”张珏拍了拍刘金锁的肩,转向黄河,继续大喝道:“加紧渡河!”

  ~~

  黄河滔滔。

  李瑕策马而行,望着东面的阴山,忽想起了一首诗。

  “康慨悲歌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这是当年他在亳州刺杀乔琚时,从北面那些书生嘴里听到的诗,元好问写的。

  当时不觉得什么,但后来李瑕在想,连元好问这种一生不愿仕蒙的人,在晚年也不得不承认忽必烈的英雄气了。

  但现在,他杀到阴山敕勒川,却想给这诗带来另一层意思。

  这意思也简单,中州万古英雄气,到了这阴山敕勒川了。

  近来李瑕总是这样容易想到十年抗蒙的过往中那些人,有南人、有北人。

  也许是渐渐地感觉到就快要把南人、北人并成一国之人了吧?

  入夜前,他在乌梁素海附近安营下寨,与元军隔着不到五十里远。

  而元军就扎营在东面阴山与黄河之间的最狭窄处。

  营才扎好,李瑕还在与杨奔议事,有信马飞一般地奔到了大帐前。

  “陛下,得到了延安军的消息。”

  帐中的君臣二人对视一眼,俱有些喜意。

  天时地利人和,这次是真的齐了……

  ~~

  长安。

  张文静正与高明月对坐在烛火前,把李瑕寄来的信翻来覆去地看,末了,犹不可置信道:“这是真的呢?”

  “若是顺利,该是可能的吧?你比我更了解北边的地势才是。”

  “占下了河套,元军从漠北出发南下,中途就不会再有地方补给,西域的元军就不能回来。相当于切断了元军的两条腿。若是再能攻下燕京……”

  张文静沉思了一会,再开口却道:“我父亲是会归附的!燕京一拿下,忽必烈无法再威胁保州,父亲没有了后顾之忧,必会归附。那-->>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