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ontent1">

  至少她的父亲就不会。

  “和你说话呢。”阎容忽然嗔了一句,转头问道:“记得王应麟吗?”

  “不太记得了。”

  “不是你的启蒙先生吗?”

  赵衿确实是不太想得起来了。

  那还是她很小的时候,贾贵妃尚在,阎容还未入宫,赵昀听说有个臣子王应麟写了《三字经》颇为有趣,便让人将小公主抱到选德殿跟着背了一段,并笑言王应麟是启蒙先生。

  但显然也不是正式的师徒关系。

  若说起来,想必王应麟也是不认的,他的门生多的是如闻云孙这般的饱学之士。至于赵衿这个小公主,肚子里没点墨水,终日便是蹴鞠、斗蛐蛐……

  “你还不知道我吗,看到书就头疼。”赵衿也有自知之明。

  再想到当年临安旧事,已恍然如梦一般遥远。

  阎容闻言便笑,宋虽允女子读书,但她也是看到书就头疼。

  之后她便没就着这事多说,方才也不过是因李瑕此时正在见王应麟,想到了便提上一嘴。

  李瑕觉得,招揽名儒有时候就像是追求女子。比如对待李冶,一开始他也需要花心思哄着,直到相处久了,君臣之间有了默契才免了这些礼贤下士的作态。

  此时面对王应麟、周密这样的名儒亦然,但虚伪了许多。

  说是久仰二人的文章诗赋,其实李瑕是今日才大概翻了翻二人的着作。

  他看了王应麟所撰的《玉海》,知道这是当世的科举教科书,凡科举士子几乎都读过,由此可见王应麟的声望。

  至于周密的词,盛名与当世,时人称之“流丽钟情,春融雪荡,翘然称其材大夫也”……但在李瑕眼里,只觉得不如李白、苏东坡。

  当然,这是他不懂词,而不是周密的词真的一般。

  李瑕面对这些士大夫也是如此,他看不懂世人敬仰的这些名儒好在哪里。就像一个乡下汉看到一壶价值连城的名茶,知道它名贵,但灌下去也只是解渴。

  他需要解渴。

  刚刚称帝,李瑕需要王应麟、周密在士人中的声望。

  “昨日江陵惨遭兵祸,城中学子无知,因亲朋丧命乱了分寸,出言不逊,还请唐皇莫怪。”

  见礼之后,周密很快便提出了请求。

  就-->>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