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更大的问题在于,元人就在一旁虎视耽耽,显然想要找机会一举灭掉李瑕和大宋。

  面对这种局面,手握京湖重兵的吕文焕首先做的不是率军南下,而是捉笔给李瑕写了封信。

  信上,他终于不再称李瑕为逆贼,

  这封信很快从襄阳被送往江陵府。

  此时江陵府已被唐军将领姜才攻下,宋军并荆门军正集结于北面的荆门,据城而守。

  吕文焕的信使在荆门军士卒的护送下,小心翼翼地抵达江陵城下求见,地一支利箭便钉在了他的脚边。

  信使是吕文焕从军中选出的胆大之人,喊着将手中的信件放进吊蓝之中。只听得江陵城上一片大呼,

  十二月十一日,一大队船只抵达黄州,陈宜中登上栖霞楼,见了当地官员,得知了这个让他十分吃惊的消息。

  一句脱口而出的问话使陈宣中显得有些傻气。

  可李瑕刚刚登基称帝,这但年节必然有许多国礼、国事须在都城处置。陈宜中一直以为李瑕会回长安,留下兵将威仪,留下文官议和。

  陈宜中疑感,自语道:

  他自晒着,摇了摇头,暗道以李瑕如今的帝王之尊,亲自与他这个临时加的礼部侍郎谈,有些不体面了。

  帝王之尊这是大宋朝廷决定议和之时,陈宜中就在心里承认了的。

  这一路而来,有时他也会想起当年在太学曾见过李瑕一面。

  那时,他登高一呼,领人去伏阙上书,要为朝廷除掉丁大全这个女干佞;而李瑕侧投靠丁大全,上任西司。

  两个人走出了不一样的道路。

  如今他陈宜中选择投靠贾似道,为国谋事,走的又是李瑕曾走过的路。而李瑕侧已走上了叛国的道路。

  不得不让人感慨人生际遇变幻莫测。

  陈宜中想着这些,决定不顾己身之安危,亲赴鄂州会一会李瑕。

  到时以三寸不烂之舌,陈述时局,劝李瑕退兵。

  他先是派出信使前往知会,约定时日......

  临安来的船队停泊在黄州沙洲码头,一间船舱之中有个官员正坐在那听着他派出去打听消息的属下汇报。

  这官员开口声音尖细,却正是全玖身边的总管宦官言喜-->>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