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位卫国公的亲戚。”

  “此人冢中枯骨,公子迟早擒杀之。”阮永德低声说道。

  随着贾珩所著三国话本大行于世,哪怕是陈渊的部属阮永德也仔细研读过上面的计策,对其中典故耳熟能详。

  孔懋甲闻言,心头不由更为凛然。

  阮永德轻声说道:“老先生,公子这几天已经到了济南府,见了几位故人。”

  孔懋甲闻言,眉头紧皱,低声说道:“此事还得慎重,那位卫国公已经在南方办完差事,没多久就要返京了,如果山东出事,他肯定会来此地。”

  阮永德冷声道:“老先生,以那位的猜忌性子,那贾子钰一旦回京,时间一长,势必君臣不睦,祸起萧墙。”

  其实,如果从宋皇后那边儿算起,还真是有了一些苗头儿。

  孔懋甲摇了摇头,说道:“还是不能太过鲁莽行事,那位卫国公一旦介入山东之事,不好对付。”

  整个崇平十六年,贾珩都是在吊打四夷,削平强敌,不仅因功封爵国公,也有力震慑了大汉朝的野心家。

  所以,陈渊先前才想着以离间之计,先除贾珩。

  孔懋甲又劝道:“如今山东最近又要强推新政,清丈田亩,如果真的要有所动作,可以等等其他山西诸省,一旦起了乱子,说不得还会有其他变故,还是得从长计议。”

  新政虽然在江苏、河南获得成功,但那是在朝廷重压之下,才得顺利推行,一旦推广整个北方诸省,一些地主士绅,持宗族之力以抗官府,显然会酿出一些乱子来。

  那时候朝廷感受到施策压力,自然会偃旗息鼓。

  而孔懋甲就是等的这般机会。

  阮永德道:“老先生想要借新政号召对抗朝廷,可普通百姓也不是傻子。”

  孔懋甲说道:“谁是百姓?朝廷累年用兵,挥霍无度,乃至国库空虚,就以新政掠夺士绅财货。”

  在乡里就是以宗族为一体,然后士绅团结乡民,阻碍朝廷官吏清丈田亩,等到出现冲突,

  孔懋甲道:“如果起事,可以打着新政苛虐百姓的旗号,那时天下人心所望,而齐鲁大地乱事起,想来那位卫国公必受朝中文武弹劾。”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只要那位卫国公在朝中一日,他们就过不了太平日子,天下就永无宁日。

  阮永德闻言,点了点头道:“老先生所言甚是。”-->>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