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奏的质感让人听着很舒服,有着略带萧瑟的画面感。

  “不错。”

  目前来说是这样。

  小胡来了点兴趣。

  下一刻歌声响了起来:

  “寻不到花的折翼枯叶蝶

  永远也看不见凋谢

  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

  读不懂塞北的荒野……”

  歌手的声音非常清澈,就像是甘泉水在轻轻流淌。

  唱功倒是听不出许多,因为旋律上不需要太用力。

  歌手很优雅。

  以音色动人。

  这可以规避演唱上的难点,很聪明的处理方法。

  间奏之后那清澈的嗓音再度响起:

  “梅开时节因寂寞而缠绵

  春归后又很快湮灭

  独留我赏烟花飞满天

  摇曳后就随风飘远……”

  听主歌第一段小胡就觉得这歌写的很清雅。

  第二段则是在由清雅过度到清冷,透出一丝哀伤与幽怨的感觉。

  这种感觉既来自于歌手用声音诠释的情绪,更来自于歌词的艺术化表达。

  是的。

  前面关注的是旋律,现在小胡开始关注歌词了。

  小胡无疑是懂古风的。

  不然他也不会被安排负责这个古风歌征集活动。

  小胡认为在乐坛作曲人地位极高的现状下,唯有古风作品的歌词,重要性是完全不亚于旋律的!

  不过……

  这首歌的歌词,哪怕是小胡眼光再苛刻,也不得不承认是极好的。

  花与蝴蝶。

  江南和塞北。

  梅开时节对春归。

  烟花灿烂却转眼消逝。

  歌词里的景物描绘透着意象美,更难得的是上下每句都工整和对仗。

  很好。

  强迫症引起舒适。

  不像一些古风歌明明不知愁却强说愁,堆砌辞藻实则内容空洞乏味。

  这时副歌来临:

  “断桥是否下过雪我望着湖面

  水中寒月如雪指尖轻点融解

  断桥是否下过雪又想起你的脸

  若是无缘再见白堤柳-->>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