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官人对早期巡抚制度不太了解,但心里猜测,巡抚制度初创时,可能就是为了弥补地方官被制度限制,不能跨区域灵活应变的缺陷。

  无论应天巡抚还是凤阳巡抚,在大明二十几个巡抚里,都算是分量最重的之一。

  当今凤阳巡抚杨俊民上任没几天,他刚和原巡抚李世达在淮安完成了交接,而李世达则被升为南京吏部尚书。

  杨俊民出身非常厉害,乃是山西蒲州人,此地近些年人才爆发,先后出了王崇古、杨博、张四维等官场大佬。

  王、杨、张也成为蒲州乃至于山西顶级名门望族,而且都因为经商特别富有,三家世代联姻。

  杨俊民就是大佬杨博的儿子,与原首辅张四维结为亲家,这出身在官场绝对数一数二了。

  张四维虽然在去年十月突然暴病身亡,但余荫尚在,目前资历浑厚的杨俊民就是这个派系的领军人了,几乎注定要升为尚书,而且最有可能是户部尚书。

  毕竟在大明官场传统里,凤阳巡抚兼总督河漕升为户部尚书也是一种常见升迁路径。

  杨巡抚与前任李世达在淮安完成交接后,就前往扬州,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是扬州乃是江北重镇,作为巡抚应该来视察一下。

  二是为了结好前任巡抚李世达,所以杨巡抚亲自送李世达去南京履新,一路送到了扬州。

  毕竟李世达也是资历很深的官场名宿,与清流势力关系非常深。

  这次李世达升到了南京吏部尚书,说不定哪天就会北上京师当个实权部院。

  三是因为早年间盐业施行开中法的缘故,有很多山西陕西商人聚集在扬州。

  所以杨巡抚去扬州城,也有给自己家族开拓财源的心思。

  而扬州徽商领袖郑之彦的结交,也正中杨巡抚下怀,这里面合作机会很大。

  更何况次辅许国给他写过信,让他关照一下郑之彦。

  四是平山堂这个历史名胜重修完成,据说文坛盟主王世贞也会去,自己如果能亮相平山堂第一次雅集,也能抬高自己声望。

  高长江这两日城里城外的来回奔波,不停按照坐馆的口头指示进行部署,忙到脚不沾地,生活可谓十分充实,不知道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报。

  据打探来的消息,明日杨巡抚将会抵达扬州城,从利津门入城。

  今晚高长江便来找林坐馆,把-->>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