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种田确实也可以很有意思,关键要看怎么种。十年才可能有所收成的田,父亲能坚持的下来么?”

  林老爹闻言反驳道:“胡扯!哪有十年才有收成的田?”

  林泰来答道:“我们苏州这地方,其实一年可以种植两季稻谷,父亲要不要试试看?”

  林老爹愕然道:“什么稻种能一年两熟?我从来没有听说过。”

  林泰来说:“我也没有这种稻谷,但可以慢慢培育,我估计怎么也得十来年功夫吧,所以说十年才能收成。”

  林老爹不敢相信的说:“你还懂这些?”

  江南田地本来就高产,如果一年还能种植两季,那是什么概念?

  林老爹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也知道增产数目必定是一个天文数字。

  林泰来一边回忆着记忆里的信息,一边说:“用三五亩试验田地,三月就插秧早稻,到六七月时,将那些能成熟的稻谷留下来作为稻种。

  然后到七月下旬,再次插秧,如此不停反复。

  用上若干年时间,就应当能初步培育出可以稳定出产的双季稻种了,亩产千斤也不是梦。”

  林老爹惊疑不定的说:“这能行?”

  林泰来很随意的说:“应当可行,反正父亲闲着也是闲着,不妨试试看。”

  在原本历史时空,是在一百年后康熙年间,才开始在江南推广双季稻的。

  当时仍然处于小冰河期末尾,气候比现在还差,那时候都能成功种植双季稻,现在就更没问题了。

  林泰来所回忆的,就是历史上百年后的育种的办法,据说是康熙皇帝亲自主持的。

  他也不是农业专家,只能模模糊糊的凭借记忆复述给父亲听。

  反正弄个三五亩实验田地,随便折腾无所谓,如今林泰来也不在乎这点人力物力的投入。

  主要是让父亲有点事干,有个人生目标,不至于真得了闲病。

  万一能在有生之年推广成双季稻,也算是一件大功德了。

  林泰来又对父亲劝道:“如果把这事能做成,那就是百世之功也。

  以后世世代代的江南百姓心里,都会记得父亲伱。”

  林老爹迟疑着说:“我读书少,你别骗我。”

  林泰来反问道:“不然父亲你还有什么事可干?这事做下去,最坏就是浪费-->>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