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司吏带着醉意说:“我也不得不说,你实在运道好,赶上了好时候。

  就拿武举来说,本来所考的内容是两大类。

  一是文理韬略;二是射术,又细分为步射和骑射。

  射术尤其是骑射,除了军户子弟,一般人家哪里接触的到?更别说练习了!”

  大明官府对刀剑并不管制,所以林教授动辄拿两条铁鞭招摇过市也没问题。

  但是对弓弩、火器管制则很严,法律上禁止民间持有。

  所以庞司吏才会说,一般平民哪有机会接触射术,特别是骑射。

  林泰来反问道:“如果武举除了文韬只考射术,在下这种人岂不就是报国无门了?”

  听到报国无门几个字,庞司吏忍不住大笑:“你听说我完,我刚才说过,你运道好!

  近几十年来,武举除射术外面,还增添了膂力、刀、枪等其它可选项!”

  “原来如此!”林泰来虽然早知道了这些,但还是捧着话说,毕竟有求于人。

  其实林泰来现在有点怀疑,当初戚少保强迫自己学枪法时,是不是就存了这个心思?

  只要自己学会几招枪法,又听说了还有武举,难免就会手痒,想去考场试试。

  最后庞司吏说:“而且武举到了乡试、会试层级,还有个录取原则,就是以文韬定去留,以武艺分高下。

  所以你这样擅长胡编乱写的人,再抓紧看看《武经七书》,在武举考场上大有可为。”

  对武举了解越多,林泰来的期待感就越强,不由得对府衙考验也期盼起来。

  大概这也是林博士从上辈子带来的本性,专业做题家就是这样的,所有能考到手的功名,不要白不要!

  何况这武举听起来,还是非常轻松的考试,正所谓“证多不压身”,没准哪天就能派上用场了。

  打个比方,万一自己将来混文官系统被罢官了,如果这时兜里有武举文凭,还能无缝切换,去兵部选个武官当当。

  再说对他林泰来而言,下次文科考试就是明年道试了,今年已经没有文科的考试任务,正好有空余时间专心武举。

  在五月初这几天,林泰来买了一套《武经七书》,没事就在堂口看。

  《武经七书》里也包括《孙子兵法-->>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