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吕宋国对于大明的南洋战略并不形成阻碍,上国之令一样能在吕宋推行,为何要善动兵戈,引起其余诸国恐慌?以上三个理由,还请皇上三思。”

  “荒谬!”王廷相也怒甩衣袖,“吕宋国王近一年来处处配合我天朝之令,双方并无嫌隙,如此行事与强盗何异?又怎么能得人心?不得人心一切皆为镜花水月!”

  朱厚照摸了摸鼻子,他们两方说得都有道理,他正思索间,又听严嵩说,“王阁老,吕宋国苏莱曼二世为何如此配合?还不是我明军一战而定叛军,吓到他了!他原来又是什么嘴脸?”

  这种情况,就很考验决策者的能力。

  甚至能看出决策者的风格。

  在作为皇帝的一生中大部分情况都会是这样,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咱老祖宗一张嘴就是厉害。

  朱厚照自己都不能否定他们两方,

  载就更加难以抉择,“儿臣……父皇,儿臣刚刚一直在想,张阁老等说的《明约》大局确实重要,原本是赞同的,可严阁老说的也有道理,儿臣正在思索,一时还未有决断,不敢在父皇面前妄言。”

  先不管朱厚照怎么想,臣子们倒也没那么‘轻视’载。

  对于大臣来说,尤其是儒家的大臣来说,有时候并不需要皇帝多么惊才绝艳,只要诚实、听得进去话,那就算合格了,毕竟你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怎么办,才有大臣发挥的空间。

  而且这个想法,有一句先贤之话作为总结,

  也就是朱厚照现在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载躬身作揖,不再说话。

  总之皇帝也算是认可了他了。

  “老二,你呢?”

  裕亲王开口,“儿子赞同张、顾、王三位阁老之言,为了执行《明约》的大局,也为了不使南洋诸国恐慌,种下离心离德的种子,还是不要在此时兴兵为上。”

  “最坏的选择,也比不选择要好。”朱厚照又赞赏的冲他点点头。

  弄的满屋子的人都有些迷惑。

  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偏向于哪一方啊?

  “其实朕是觉得你们两方都有道理,不管执行哪一方说的,其背后也都有站得住脚的理由。所以不管今天朕答应了谁,都是对的,也都可能是错的。道-->>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