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汉人出战太需要补给,所以论打得远,那是根本比不上这帮骑在马上的民族。

  关于这一点,马荣已经在考虑了。

  按照陆军学院的整体建军思想,大明也要开始建设游牧骑兵。

  如果力量足够,马荣完全可以带着这些兵马,再让蒙古诸部落出人,这样一路征西大军不就出来了?

  正好,九月中旬时,皇帝的圣旨来了,说是有紧要军务,要他轻骑入京。

  他准备趁着这个机会和皇帝详细禀报一番。

  所以连续几日在总督府内闭门谢客,一个武将开始耍起了文墨。

  九月二十六日,他基本整理了出来,随后和自己的副将左政交代了一下域内事务。

  而来离开前,他还有最后一个地方要去。

  说起来,前些年还有蒙古部落不老实,但这三年,尤其是这一年多来,朝廷分别封了这些蒙古王爷草地以后,一下子就平静下来了。

  这种马放南山的感觉让他浑身难受。

  他才三十多岁,可不想就这样等待着自己变老。

  而他念念不忘的城外开拓的广阔的养马场。

  既然要借鉴游牧民族的一些作战方式,那么对马匹的重视一样要跟上。

  某种程度上,一个蒙古部落的实力,很大程度反应在他所拥有的马匹数量上。

  从正德九年开始,朝廷在朔方镇先后设立两处官牧马场,规格都是上苑,每个马场每年可产马匹八千匹。

  战事不频繁的时候,压根用不到这么多战马,

  最初呢,就是卖掉回本,毕竟朝廷要组建骑兵,民间也要用马,但正德十五年后,随着整个国家的马匹数量增长,他们这里其实也很难卖出去了。

  于是马场的经营状况不好,这里的人员、维护、马厩等各种设施的费用都是朝廷拨款。

  相当于就是养着。

  战马就是这个特征,想要维持,就要花钱。

  可以理解为军费的一部分,因为战马,就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武器。

  不过好处是,马荣可以精心挑选最好的马匹给他的士兵。

  这两处马场就在朔方城外东北方向,且分别有两个千户所驻扎防守,朝廷起的名字当地人不爱用,时间长了就-->>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