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如果出了什么事情,那个代价才大。

  “京师永远是最重要的。”朱厚照不假思索的说。

  “不错,大明军队的设置,其首要在于拱卫京师,边疆若是遇警,则烽火传递,到时陛下下旨出征即可,万万不能在地方设有规模巨大、战力极强的虎狼之师。除此之外,各个方向通往京师的隘口都该是精锐之师,只在数量多少上有区别,而且不必一个隘口都是最精锐的,分层之下,不同等级的部队本身也应该允许融合。”

  周尚文不愧是几十年行伍的名将,他所考虑的这些确实非常有道理。

  朱厚照虚心受教,“照你这样说,不仅没有失去分层分区的精髓,而且也做了防备,极好,极好。对了,朕刚刚是说了分层,还未说分区。朕的意思,军政分离之后,地方各省便不能插手军务,而军队在各省设置都督府。都督府都督直接听命于军机处。兵部,不能够插手。”

  他没有在这里引入后世军区的概念,那会儿一个军区的防御面积往往是几个省。

  这在古代并不适用。

  大部分时候,只有到了王朝末年,才会越来越多的出现一个机构管着几省军务的现象。

  比如总督,明末的时候都有五省总督,为啥?因为乱,得有个人统管全局。

  再比如先前的三边总督,它的诞生背景就是榆林、甘肃、宁夏,三地之间的兵马调动不能够协同。

  至于说官员设置太多,这事要分两面来说,少一些官员,的确可以精简一些。

  但多一些官员,每个人手中的权力也就小了啊。

  为什么唐朝的时候把宰相一个人的活儿分给三个人?按道理来讲,这是最明显的冗官。

  没有绝对的多与少,恰好好处才重要。

  如果简单粗暴的设置个西北军区,西北军区的大都督管着甘肃、新疆、陕西几个省的兵马,

  那他妈哪叫西北都督啊,那不西北王吗?

  所以还是一省归一省的最好。

  只不过这些兵马以往归属地方文官管辖,现在则是层层听命于朝廷中枢。

  周尚文则问:“不知陛下要如何设置军机处的人员?”

  朱厚照也不掩饰,“军机处中的人员自是按需设置,并无定例。”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