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的读书人莫不为之痛心,而这其中大部分反而是比较认同山东。

  这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

  大航海时代之后就是全球化时代,礼仪之邦已经不适用于那个时代,每一个民族、国家都得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争取,去搏斗。

  所以营造出这样的市民文化,朱厚照并不后悔。

  过分的重视礼教传统,最后就是诞生出朝贡贸易这种,越贸易越亏的奇怪业态。

  这是他的想法。

  实际上,刘健的巡抚衙门里挤着不少清流官员,更多的人则已经被他安排到了各府州县。

  现如今的山东,也说得上政通人和,农业至少可以保证处处安定平稳,老百姓也算安居乐业。

  早早的将正德二十年朝廷需要的新版鱼鳞图册重新收齐上报,便是明证之一。

  事实上,这帮清谈之人,一是沾了朝廷给官员涨俸禄的好处,一是沾了天下清田令的好处,人地矛盾不突出,当官的不一定非要贪财才能过活,这才有了今天这般景象。

  在这个地方,你可以说他们没有东南富庶,他们还说你没有他们的礼仪兴盛。

  不过说到底,人有生老病死。

  随着鱼鳞图册的奏本一道的,还有刘健的辞呈。

  这也是朱厚照今天刚到行宫要和臣子们商议的事情。

  他说新疆和山东各有一封奏疏,也是指的这件事。

  杨一清的奏疏,他已先和户部尚书、兵部尚书通了气,随后拿出来讨论也没什么意外。

  处置方式简单明了:对于哈萨克国的内乱,便是暂时任其发酵,同时秘密接触其国内势力。

  等到时机,自然就是一击必中。

  朱厚照的对外扩张政策其实算是保守和克制的,但一旦真的动手,那就不会隔靴搔痒。

  “……山东巡抚的人选还真是不太好定,希贤公在山东二十年,处处都留下了他的痕迹,主要那里的官员都自号清流,若是去了个不能服众的人,反而会坏了山东眼下的大局。”

  皇帝给每个大臣都赐了座,顾人仪便是坐着讲了这番话。

  朱厚照听着很有道理,“但这次不答应也是不行了,三年前他就同朕提过,拖来拖去又是三年。而且再拖下去,将来换也还是面临这样的问题。”

  知识分子某种程度上最是没出息,一个个嘴上说着宰-->>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