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什么?

  因为他们更接近皇帝,又能直接接触各种文书奏本,一点点的就掌握权力了。

  又如明朝的内阁,这其实也是一样的,朱元璋废宰相,收宰相之权,后不得已又设内阁学士,协助其处理政务,到了后来这其实就是宰相。

  到了清朝,内阁虽然没废,但是又有军机处,军机处的前身是南书房,入值者说是主要陪伴皇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但逐渐的也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诏令,撰述谕旨。

  所以其实在康熙朝,内阁就已经差不多是个摆设了。

  现在朱厚照这么做,某种程度上也是收内阁之权,许多事他们开始接触不到,真正协助天子处理政务的是这些侍从室的官。

  虽说这样会异化出另外一个内阁。

  不过还是有其好处的。

  比如内阁自朱元璋时设置,到现在一百多年了,形成了许多长期以来不可打破的规矩。比如票拟,如果现在全部取消内阁票拟,想必满朝上下都会很疑惑。

  而另起炉灶则完全就是一张白纸。

  朱厚照可以随意发挥。

  最早他设立侍从室,是帮助他整理各地官员入京禀报的各种内容,对于一个生活在电脑时代、习惯了数据库的人来说,面对海量的信息处理,他能怎么办?

  只能找个人形电脑。

  最初是这样子设想的。

  而因为一开始的职务很简单,官职也比较小,所以朱厚照可以对他们订一些严格的规矩,比如只负责记录、承旨、办事,议政、人事、军务等一切关键事务他们都没有发言权。

  后来么,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侍从室的职权会不可避免的逐渐扩大。

  因为皇帝需要。

  最早是记各省的数据,后来则要掌握一些皇帝在意的官员档案,再后来碰到一些敏感的、皇帝不愿意让外朝官员知道的事情,他们又会按照旨意去办事。

  而因为习惯了完全奉旨,不要说外朝有什么意见了,就是他们自己也不会把自己当做内阁阁老,想着要谏言、要延揽人才等。

  这次改动,即便进一步加重他们的职权,他们都难以在正德一朝形成内阁对朱厚照的牵制能力。

  这种演化至少需要换个君主才行。

  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行宫。

  朱厚照更喜欢建在承-->>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