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仔细梳理一下才行。

  正德十三年,朱厚照为了促进公司发展,从上到下对公司股东进行了梳理。

  整体上呢,大明南洋公司分为三个股东,朝廷,也就是户部独占五成一。

  剩余的四成九中,有三成归属一个特别的机构,叫大明勋贵委员会,名字通俗易懂,不必多言。

  当然这个具体的比例,在当初清理的时候肯定没有那么刚好是五成一或是三成,但相互之间可以买嘛。

  皇帝开口要他们交易,谁还能拒绝?

  这个委员会是个实体,也就是说他在少府的企业管理司有独立的编号和行政代码,它在京师、杭州、台湾等多处还设有办事处,里面是有员工的,而且在它之下又设立了多个实体企业。

  至于具体干什么?

  听旨意行事。

  没错,这个委员会中皇帝本人也是其中一员。

  这个委员会所拥有的股权,朱厚照不碰,但是他要在里面存在。

  为什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勋贵也要接受皇帝的统领。

  而朱厚照身处其中,不过是完善企业的管理和行事逻辑。

  至于具体干什么……

  比如说某某勋贵犯错了,那么他所占有的这部分股权就要收回,收回之后由委员会代管,分红代收。如果有新的人封爵,或是有的人升爵,那么这些部分就可以作为赏赐。

  当然了,这是原则,具体还要更细。而这些事情怎么定,都要通过皇帝。

  也就是说,你的家产也在皇帝的管理之下,这有些强盗,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德体系下,你连命都是皇帝的,更别提其他了。

  这样一分之后,也就还有一成九的份额了,这部分最初是一些朝官所有,但官员的流动性远远高于勋贵,实在是太乱了。

  所以朱厚照后来就将其全部赎回,列了一个公众委员会的实体,并对外公开销售。

  它面向的人群包括官员、商人、乡绅,除了外国人,基本上本国的人都可以在当时购买。

  但这个实体的管控较之前两个更加的严格,首先是个人及他相关联的企业所购买的上限不得超过1%,购买了以后两年内不得随意交易等等。

  也就是说这部分的人基本只享有分红权,而没有决策权。-->>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