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谢伯父挂念,家母……家母不好。”

  “是啊,碰上这样的事,再多的安慰话也只是过耳风,起不了什么太大的作用。不过,你叫了我多年的伯父,九哥也时常说你的好,你是个好孩子,若是有什么困难,便只管开口,能做到的我与九哥都不会推辞。”

  “侄儿,侄儿脑子有些乱。”徐敏多多少少有些焦躁,他心静不下来,“侄儿不明白的是,昨天还好好的,先前也没有任何征兆,怎么就,怎么就犯了这么大的罪过?而且我爹也是朝廷命官,要抓人总得说清楚,审案定罪,什么都还没有呢!”

  “君王一怒,伏尸百万呐。”夏言满是感叹,“鱼鳞图册,田亩丈量,这是九年前,当今皇上力排众议、乾纲独断推行的第一国策,你们当时还小,只是听闻,那时候比现在更加没有道理可讲。”

  两个小孩子蹲坐在夏言的面前,九哥不解的问:“爹,孩儿还一直奇怪呢。在正德十一年以前,本朝都是士绅优免的,如此一来,各地百姓处处都有投献,朝廷税基日益缩小,使得国家赋税皆压在最为穷困的小民身上。

  正德十一年天下清田令以后,朝廷将税与田地相挂钩,不论田主为何人,多少田即收多少税,税基扩大,而朝廷的岁入不减反增,而后又逐年降低夏秋两税税比。此法施行以后,朝廷不必年年亏空,百姓不必卖儿鬻女,士绅缴纳的赋税也是九牛一毛,这样皆大欢喜的事,为何不好办?正德十一年,又为何会杀得血流成河?”

  夏言神色复杂,“你所说的确实不错,天下清田令为普通百姓带来了生机,轻徭薄赋,盛世之象,便是咱们这小小的双流县,只要勤劳肯干,就算辛苦,最多也就是青黄不接之时饿上一两顿,大部分百姓的生活比天下清田令之前要好上太多。

  为父与人来往交谈,也知方今之天下,民生之苦已大为缓解,民生之困也只在一地或是一灾之间,甚至富庶之地已重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的开元盛景,这是当今皇上宽厚爱民、睿识英断的一面。

  可皇上还有另一面,便是挡我者死,顺我者生。你说的士绅优免,这是本朝祖制,皇上要改,自然有人反对,同时士绅优免也是不少士绅之家享有特权,运用特权压榨和奴役百姓的根本,这些人在江湖,也在朝堂,他们当然不会那么乖乖听话。所以他们碰到了皇上的另一面。”

  皇上的另一面……

  夏九哥呢喃着这句话。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