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他担任一县田长之职。

  这是自正德十七年之后始设的职务,每县一名,为知县辅官,秩正八品。

  田长只专田亩一事,便是掌握全县的水田、旱田、林地数量和权属,平日里最为重要的职责是对负责田地的买卖流转相关事宜。

  并且按照实际情况,三年更新一次鱼鳞图册。

  至于钱粮赋税则不在田长职责范围之内,每年的夏秋两税是多是少,和他没有关系,田长的考核评价全在鱼鳞图册是否真实准确。

  从正德十二年开始的丈量田地持续了五六年的时间,而花费那么大代价做出来的鱼鳞图册,很容易和事实不符。

  因为田会流转交易,

  因为原来的田主会生病死去,

  甚至老爹死了,兄弟分家,

  这诸多的情况随时都在发生,所以朝廷要实时掌握全国田亩的情况极难。

  对于知县来说,包税制之下,他当然是希望每年都完成上面下来的税赋指标。这是自明初就开始的。

  不同的是,大明现在取消人丁税是个明显趋势,像是江南已经完全取消了丁税,而一切锚定田地。

  这样一来,田亩越多,则应缴税赋越多,田亩越少,则应缴税赋越少。

  换句话说,任何一个人当知县,都会想着若本县在册的田亩越少,自然是所需缴纳的赋税就越少。

  比如说实际有一万两千亩,在册的只有一万亩,那么这两千亩的差额所产生的赋税,就不必上交了。

  当然,实际这样操作胆子很大,毕竟田亩不会无故消失,只是有些人抱有侥幸心理,觉得上司昏庸可欺,国家不会查处,

  而更隐蔽的手法就是新增田亩不入黄册!

  这才是真正的大头。

  也正是因为朱厚照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发现了这个现象,于是才设立田长一职。

  田长只对本县的田亩数量和权属负责,这个职位的诞生一方面是保证数据准确,另外一方面则是牵制知县,免得这帮人无法无天。

  夏言就在双流县担任此职。

  三年前,他之所以愿意回官府担任这等末流官员,外人只说他坐牢做怕了,其实似他这样的刚强之人,怎么会低头?

  更主要是因为正德十七-->>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