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下去的时候他的嘴角忍不住露出得意的笑容,毕生所念在这一刻成为现实,正德皇帝不吃别的套路,就是一点:根本不管什么文臣反对。

  朱厚照眉头一挑,四方确认?

  “多方署名,可以是可以,不过这样会不会太过于繁琐?”

  “陛下,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磨刀不误砍柴工。银子的事也不难,拨个专门的款项即可,你将费用报上来,只要合理即可。”

  “谢陛下谅解。臣现在要说这第三点了,便是要定流程。这个事情牵涉的广、人员又多,必须要有一个固定的、清晰的流程,规定好没一个环节所需做的事情,从测量、到记录绘制、到核实汇总,最终上呈,每一步都不能乱。

  但效果会很差。

  此外,每一页数据、每一张图纸,必须要求测量人员、当地知县、县衙直接经办人员和田主四方共同署名确认,若是田主不会写字,由测量人员代签,并按上田主手印。”

  经过这样一番思虑以后,他点头,“可以。但是需要培训吧?这又是一笔银两,想必二十万两还不够。”

  二,如果不顾这一点而强行下命令,那么地方官为了自己的乌纱帽只能想尽办法增加开支,这些钱最终会从什么地方出还用想么?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的时候上面是好的旨意,但到最后却成为恶政。

  这其实是他上辈子接触的东西,为的是避免哪一方暗中操纵。

  “啊!”张璁忽然惊恐,“臣谢陛下厚恩!但此事此时万万不可!”

  所有人的都署名,只要一方出问题,剩余的三方连带追责,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不规矩的事情。

  “说!”

  张骢点头,“正如陛下所言,而且招募、挑选、培训,这至少也需半年的时间。”

  “你要署名?你有这个胆量?”

  “不繁琐的,陛下想一下,仅是写自己的名字能有多繁琐?而且微臣以为这个册子从知县出来到知府衙门,要有知县的署名,从知府衙门到布政使司衙门,要有知府的署名,层层上报,逐级负责。最终到了京里,要入库,便由臣来署名!”

  嚯,这个决心下得蛮大的。

  实际上朝廷也可以让各地官员来负责这件事。<-->>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