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共识如今已不成问题,关键在于如何使其兴旺。经过几轮商议,臣等共有三点建议禀告于陛下,望陛下采纳。

  其一,设业部。如今吏、户、礼等六部和少府之中,并无既有的与推动产业有关的职责,即便有,也是户部沾一点儿,工部沾一点儿,如此混乱不堪,并不易于政令通畅。设业部以后,可专门负责产业之事,譬如引导和规范产业,专门解决产业之中的各类疑难杂症等。

  其二,设布商。此为仿照粮商所设,由朝廷出本钱,购棉花、造工厂、雇织工,最终行销海外,如此速度最快,效率最高。

  其三,定商规。这个商规并非是大明自己与自己定,而是大明与外国定。以往丝绸、瓷器都是上等贵重之货,为各国贵族所欢迎,自然不成问题,但棉布却不一样,它必定会对各国本身的商业产生影响,因而需要早立规矩。”

  朱厚照听了以后还是略有欣慰,十年来,这些家伙总算逐渐开窍了。不过,第三点他不是很懂。

  “关于商规之说,你是否陈述的不够具体?所谓的影响是指什么?”

  顾佐迟疑了一下,他本来以为大家都会懂的。

  “臣斗胆,陛下说过此番朝廷征日本和西北,最终的目的是要重建商路。既然如此,战胜之后,两国商规如何议定,这都要先前讲好,免得日后再有摩擦。”

  朱厚照忍住了笑意。

  “好了,你不必再说了,朕准了就是。”

  “陛下圣明。”

  臣子们也领会到这层意思了,这就足够了。

  所谓的定商规,说的冠冕堂皇,就是要外国同意即便将来棉布的规模很大,也不能阻止。

  顾佐说的很对,丝绸、瓷器不是问题,那些外国的贵族自己就喜欢,但棉布的售卖说不定会影响这些贵族自己的利益,那就难说会发生什么了。

  竟然能考虑到这一点。

  也算是很不容易了。

  “就是这三条吗?其他是否还有?”

  顾佐道:“陛下,这三条是臣等共同商议的,就是这三条了。”

  朱厚照笑道:“很不错了,这三条说的很简单,不过要总结凝练出来并不容易,爱卿们都费了心了。尤其是再设一部的建议,朕觉得相当之妙,说明朕的大臣们不再局限于固有的套路,而-->>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