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个本事去救邹澄之流的性命了。

  而此时殿中正跪着三名青年士卒,他们清一色的面皮干裂,肤色黝黑,这都是野外行军的痕迹。

  听着皇帝的话,他们更能感受到那种关于正德皇帝重武的传闻,尤其他们都立下军功,心中的那份期待自然就多了起来。

  朱厚照将目光落在他们身上,

  “捷报中说,明军斩敌千余,其中更有小王子次子,而且还劝降了蒙古右翼永谢布首领亦不剌,这等战果,惊骇世俗,追寻过往,都不知要到什么时候了。你们细细奏来,这些劝降的蒙古人怎么回事?”

  君前的红袍小将,声音高亢,“启奏陛下!捷报之中所奏句句属实,此次,我大明骑兵远征千余里,先是奇袭永谢布万户部落,恰巧碰上蒙古小王子将其此子派往右翼担任济农,此人被我军所捉,后被亦不剌亲手所杀,也因此,永谢布部落除了归顺,无路可走!

  总兵周将军已率凯旋之军回师大同,特命末将星夜报捷,并请圣意,是否要将归降之将带回京师,献俘?!”

  亦不剌还有六七千人马,这么多兵,周尚文可不敢愣头青一般往京师带。

  所以到了大同之后就止兵,自然而他,无人离开,就是留着虎狼之师以防万一。

  随后再遣人回京报捷。

  大同到京师,如果是八百里加急的话,两三天的功夫也就到了。

  此外,打着打着把敌人带回来了,这种事放在朝廷上说不得也得争论上一段时间,所以也是给皇帝和朝堂上的大臣们仔细的斟酌一番。

  作为周尚文来讲,将在外是君命有所不受,但这个时候,就等待圣旨如何说就是了。

  而具体之情形,他在捷报里已经写明清楚,分毫不差。

  事实也正如他所料,

  乾清宫的人都有些措手不及,打仗打赢了,按照旧例赏赐就好,而且其中还有个亦不剌请求联姻的事项。

  这些事都得要皇帝自己做主才行。

  朱厚照把捷报又翻看了一遍,娶老婆这种事,他是无所谓的,关键是这个右翼万户部落的首领。

  当年大明也曾用过‘朵颜三卫’这支强大的军事力量,

  朱棣靖难也是从中受益良多。

  但后来朵颜三卫就出现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