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近日锦衣卫大索全城,在城中已抓不下百人之数!老臣自知陛下曾下旨先行拘押先前那二十七人,只不过现如今实际所抓人数已五倍于陛下之要求。且臣闻听有重典刑之议,臣窃以为非宜。”

  “为何非宜?”

  石宾贤双臂平举,直面天子,正气凛然的说:“凡治国者,首要在于安抚人心。若用重典刑,百姓将闻风丧胆,惴惴不安。久而久之,民心生怨,社会动荡,国家危矣。再者,重典刑之行,易使臣子离心。臣子离心,则忠言难闻;忠言难闻,则陛下难以明察国情,国家将陷入危境。故臣愿陛下深思其虑,不可用刑过重,以免人心不稳。”

  “臣附议。”罗仲远也跟上,“圣主之治,应以仁德为先,刑罚为辅。若以仁德化人,则百姓自知敬畏;若以刑罚治人,则百姓心生怨懑。愿陛下明察此理,去重典刑之弊,行仁政之道,使国家昌盛不衰。”

  朱厚照转头望向谢体中,“谢尚书,你以为呢?”

  “回陛下,臣也以为,盛世之治应当宽刑罚以安抚人心。”

  “朕……知道了。”

  谢体中:??

  石宾贤:???

  “皇上……”

  “朕说,知道了。”朱厚照又重复一遍。

  石宾贤明白过来,皇帝是任他们随便说去,但基本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不会去理他们。

  确实如此。

  朱厚照还是太子的时候是会和臣子去争论的,当上皇帝以后逐渐减少。

  皇帝还是很特殊的一个身份,总是和臣子争论,影响会很恶劣。

  现在,他十年为君自然更加没有兴趣再做这些事,除非真的有人不识好歹。

  再说了,这几个人什么脾气他早就清楚了,何必在这里浪费感情,反正他的人在外头做了。

  不过谢体中三人今日之行却不想一无所获。

  谢体中忽然跪了下来,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老臣心知陛下不愿听臣等逆耳之言,但臣忧国之心为切……”

  “谢尚书。”

  “陛下!”

  “你真的当朕是什么糊涂君主吗?”

  “老臣不敢。”

  “你这个工部尚书是有南京皇陵和宫-->>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