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石刻。

  一百年来,明朝的几任皇帝都没有再到孝陵祭奠,所以朱厚照此行很特别,也表达了一种不一样的政治内涵。

  一方面是血脉、是正统、是孝道,另外一方面也是明继承先祖余烈之志。

  所以朱厚照本人也非常的重视。

  神道的尽头是棂星门,棂星门下的石碑坊是一座三开间的石牌坊,额坊上刻“开国规模”四字,这是由明太祖本人亲自写的。

  后世朱厚照也去过明孝陵,但当时见到的是治隆唐宋四个字。

  因为治隆唐宋这是康熙皇帝写的,算是对朱元璋功绩的赞誉。

  再往前走,就能看到大金门,门额上横刻“明孝陵”三个金子,过了大金门就是四方城,城内有一座“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其高度大约有三层楼那么高。

  在下方祭祀台,朱厚照仪态庄重,并在众官员的见证下行初献礼。

  接着太常寺官员将祝版焚烧,皇帝再行三拜九叩大礼!

  而他的旁边,除了从京里带来的人,还有魏国公、应天巡抚以及应天的六部尚书等。

  皇帝跪,他们也全都跪下,可以说是一片浩荡,全部都要向朱元璋敬礼。

  年轻的皇帝气沉丹田,声音洪亮,仰头言道:“七世孝孙嗣皇帝,臣朱厚照,今日敢昭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自古圣帝明王,创业垂统,皆由天锡智勇,克定祸乱,以开王业。臣膺天命,承累朝之基绪,托皇考之遗业,兢兢业业,罔敢怠遑。今以眇身,托于兆民之上,永思厚报,有如临深履薄……

  ……恰逢西北奸逆构祸,多番扰乱,叛逆之臣,相继蜂起。今命将出师,肃清沙漠。望天地祖宗之灵,护佑天下汉土,惟丑虏逋诛,僭恶悉殄……”

  文言文似乎有一种特别的气势,朱厚照越说越是起劲,仿佛已经提三尺青锋,去勘定祸乱了。

  不过这份祭告文到这里并未结束。

  重臣们听着听着似乎觉得皇帝又在念当初太祖皇帝的讨元檄文了: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自是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