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子时的弘治,

  他是一个不落,全都给轮一遍。

  就自己被言官给带上这个事,

  他还特意上疏把这帮言官给臭骂了一顿,

  叫“使广若在,彼亦退缩如畏犬,敢狂吠哉!”。还敢来喷我?李广还在的时候,你们这些人就是丢了胆子的狗!敢吱个声吗!

  后来还说“今李广受贿籍薄固在,请查是否有臣姓名。然馈遗亦不需多,但有寸金尺帛,即将臣斩首于市朝”!

  就是说,皇上你去查吧,也不用多,但凡写着我送了‘寸金’,您就把我砍了!

  你看这个话说的,考虑到确实有这个账本,周经还敢在奏疏里这么写,基本上是肯定他绝对和李广没什么关系。

  所以王鏊才选他放在奏疏里,意指有人借李广之案,大肆攻讦。

  但没想到,这位老先生如此有个性,王鏊夸了他,他也不鸟。

  朱厚照眯眼笑了笑,有点儿意思。这种人就是天不怕地不怕,什么给你面子给他面子的,他皇帝都敢指责,基本上就是要么您杀了我吧,杀了我反正我也是千古流芳的忠臣!

  碰上这么个人,坐在他边上的弘治皇帝自然也就笑不出来了。

  “周爱卿、吴爱卿,今日进宫,所为何事啊?”

  周经毕竟是官位最显的,也是直来直去的刚正人,直接就说:“陛下,臣等是为了王鏊推举王越任三边总制官一事而来。臣以为此言不妥,王越狂妄自大,自负豪杰,在先皇时就与权宦汪直勾连不清,至本朝又与李广牵扯。似此寡廉鲜耻、无德无义之辈,若再次起复,委以重任,天下臣民将如何看待我大明?又如何看待皇上?!”

  朱厚照眼神一紧,这最后一句话若是他当皇上估计没人敢这么说。

  什么叫‘如何看待皇上’?那意思不就是说,你这么做了,别人就会认为你是昏君!

  就这么看待,还能怎么看待?

  但弘治皇帝还好,估摸着从当太子的时期就开始听这个周经这样讲了。

  “关于这件事,朝臣们的确有两种意见。一种就是周爱卿所讲,有道理。不过王鏊的为国举将疏,写得极好,也一样有道理。”

  “皇上,臣不解,什么叫也一样有道理?王越乃是明明白白和李广有勾连的人,这事-->>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