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万两银子,几十个教谕而已,除去那些给二百多孩子加餐的银子,剩余的估计每个人都得有个几两。

  尤址顺着方向看过去,也疑惑,“陛下您说谁?”

  朱厚照一直走到这里,到亭子里的躺椅躺下。

  从这里往前,会经过御花园,再过去往西就是皇家西苑,西苑有一处平静碧蓝的湖泊,岸边建了一座亭子。

  靳贵抬头望了一眼,因为皇帝没叫他跟也就没敢动。

  啪!

  掌柜的是个年轻人,有些书生样,“你懂个屁!干活儿去!”

  坐下之后,就有老先生忍不住流下泪水,分外遗憾的念起了范仲淹的名句,“仁君未报头先白,故老相看眼倍青。可怜我等年老体衰,再无少年了,唉!”

  朱厚照坐起来,然而等他再转头回去的时候忽然发现那个姑娘没了,“咦?那个人呢?”

  “仁君未报头先白、仁君未报头先白……”同桌之人一直重复他的话,语气之中真是无限感伤。

  差不多是举人小半年的凛粮了。

  这三十万两银子,在书院、藏书园、私塾这些地方,都是奔着读书人去的,士人之间自然一欢腾。

  怪事传得快,恶名传得也快,陈泰之名很快就成了京师中人挂在嘴边的名字。

  “有。”

  看得边上的店小二直挠脑袋,这特么的,是他脑子不好还是这帮人脑子不好,平白得了赏钱,不高高兴兴的喝一盅,跟这儿抱头痛哭是什么意思?

  但他也不敢打扰,只能回过头去去找掌柜的,说:“那几个私塾先生不知道为什么都抱一起哭呢。”

  “哎哟,陛下,您在这儿啊,奴婢找不着您,可是急死了。”

  “平海伯上了一折,先前陛下交代过,允许各国使臣入京。平海伯到了浙江以后,将圣意传达给那些外国使臣,他们都很兴奋,纷纷求情,欲见陛下。”

  但他没想去,而是找个小道往西走,跨过一个门槛便是长廊,这些地方宫女太监走得多,进进出出的人见到他,大多都是吓一跳,然后跪在地上,口称万岁。

  京师南城呢,大多数是穷苦百姓,之所以官方营造私塾也是考虑他们生活穷困,说白了就是为穷人建的私塾,给教谕的薪俸同样不高。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